逾半市民认为文明守法是交通改善的关键 上海市统计局 2016-07-21

本市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3个月以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明显减少。近期,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再次就道路交通治理专题,在全市16周岁及以上常住市民中开展了民意调查。调查利用12340电话调查专线实施,共获取成功样本1703份,其中558份为交通大整治满1个月时调查的追踪样本。

一、近九成市民认为交通违法行为减少

据相关报道,自3月24日开展交通大整治以来,全市道路交通类110报警数逐月下降,6月份相较整治前的3月份日均下降13.2%。本次调查显示,88.7%的受访市民认为目前交通违法行为比大整治前减少。

居住在外环线以外的受访市民获得感最高,认为交通违法行为减少的比例为90.0%,并且认为明显减少的比例也高于其他区域,为49.0%;内环线以内的受访市民认为交通违法行为减少的比例为85.6%(见图1)。

图1  不同区域受访市民对交通违法行为减少的感受比例

本次调查中,平时开车的受访市民占38.9%,认为交通违法行为比大整治前减少的比例为88.4%,其中认为明显减少的比例为47.2%;不开车的受访市民这两个比例分别为88.9%和43.6%。

二、违法停车的整治效果最明显

本次交通大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了十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调查显示,各类违法行为的整治效果均比较明显,受访市民认为违法停车现象减少的为91.8%,比例居首位;认为行人不遵守交规现象减少的比例为82.5%,认为非机动车乱骑行现象减少为82.1%,认为非法载客现象减少的为63.9%(见图2)。

图2  受访市民对交通违法现象治理效果的感受比例

平时开车的受访市民对整治违法停车现象的感受要好于不开车的受访市民。开车的受访市民认为违法停车现象比整治前减少的比例为95.4%,其中认为明显减少的为64.3%,分别高于不开车受访市民5.9个和15.3个百分点。

平时不开车的受访市民对行人不遵守交规现象减少的感受要好于开车的受访市民。不开车的受访市民中认为行人不遵守交规现象减少的比例为86.0%,高于开车市民9.0个百分点。

三、近九成市民对大整治成效感到满意

3个多月来,“最严”的交通大整治行动让全市交通秩序和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获得了市民的广泛拥护,市民感受着身边交通发生的变化,也期待这种变化能持续下去。调查显示,87.1%的受访市民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成效表示满意,其中21.4%表示很满意(见图3)。

图3  受访市民对交通大整治行动成效的总体评价

平时不开车的市民比开车市民更满意大整治的成效。不开车的受访市民中表示满意的比例为89.9%,其中表示很满意的为24.7%,分别比开车的受访市民高7.1个和8.4个百分点。

四、逾半市民认为文明守法是交通改善的关键

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既要通过严格、规范、科学的执法,确保“立规矩、正风气、改陋习”,也要通过综合治理的方式,依靠广大交通参与者共同来维护,还需要政府和市民形成合力、长期坚持,共治共享。对于如何建立道路交通治理的常态长效机制,本次调查显示,54.8%的受访市民认为首先是提升市民遵法守法意识和交通文明程度,比例最高;其次是优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46.0%);第三是持续整治、严格执法、加大信息化执法力度(42.2%)。显示出市民对道路交通治理常态长效机制的高度关注和期待,将考验城市的治理能力(见图4)。

图4 受访市民对道路交通治理常态长效机制的看法(多选,限三项)

五、市民希望开放单位企业停车位资源以缓解停车难

“停车难”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中的突出问题,因停车难带来的违法停车现象,既是整治难题,也关乎整治效果,需要“堵疏结合、综合施策”。本次调查显示,在家中有车的受访市民中,有固定停车位的占57.8%,没有的占42.2%,显示私家车停车位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

对于如何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市民也给出了倾向性意见。调查显示,受访市民最希望采取的措施依次是:鼓励单位企业开放停车位资源(54.6%)、推广立体车库(43.9%)和部分非主干道夜间开放停车(43.3%)、坚持公交优先发展(40.9%)。表明市民期望盘活共享现有资源以有效缓解停车难,同时希望推进公共交通建设,优化市民出行方式,提升城市交通文明程度。

图5 受访市民对缓解“停车难”的措施的看法(多选,限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