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上海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 2021-01-24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韧性、活力和动力明显增强,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57亿元,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89.47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8307.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服务业稳步回升,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领先增长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支撑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业增加值7166.26亿元,增长8.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760.60亿元,增长15.2%,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由降转增,房地产业增加值3393.40亿元,由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3%转为增长1.7%。流通领域持续恢复,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869.89亿元,下降3.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4.82亿元,下降8.4%,降幅收窄2.7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由降转增,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30.97亿元,增速由降转增,由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1%转为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六个重点行业总产值23784.22亿元,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9.3%,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5.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2.9%。

全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393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倍,新材料增长10.8%,新能源增长8.5%。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由降转增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0.3%,是2008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两位数增长。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5.9%,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20.6%,连续12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0%,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6%。六个重点工业行业投资增长31.0%。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64.8%,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7.3%,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7.2%。

全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789.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而前三季度为下降8.8%。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434.07万平方米,增长5.9%。

四、市场销售增速转正,网上零售增长较快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32.50亿元,比上年增长0.5%,前三季度为下降4.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754.23亿元,由前三季度同比下降2.5%转为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78.28亿元,下降19.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5.8个百分点。分商品类别看,饮料类、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5.6%、24.0%和21.9%。

全年全市网上商店零售额260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16.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五、货物进出口实现增长,利用外资较快增长

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828.4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3725.36亿元,与上年持平;进口总额21103.11亿元,增长3.8%。从进出口结构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9%,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12.8%。从进出口商品类别看,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6.3%,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3.9%。

全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为202.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0.6%,占全市的比重为94.5%。

六、金融市场增势良好,财政收入降幅收窄

全年全市金融市场成交额2274.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增长54.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35.8%,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65.8%,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50.7%。12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5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4%;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46万亿元,增长6.0%。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46.30亿元,比上年下降1.7%,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下降17.4%,企业所得税下降4.0%,个人所得税增长11.0%,契税增长20.6%。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02.11亿元,比上年下降0.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6.6个百分点。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趋稳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涨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从两大分类看,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上涨0.5%。从八大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9%,医疗保健类上涨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4%。

全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7%,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降幅与前三季度持平。

八、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

四季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比三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3%,低于4.8%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57.04万个。截至12月底,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8万人。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232元,比上年增长4.0%,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37元,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11元,增长5.2%。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中稳住了基本盘,创新驱动在化危为机的积极作为中把握了主动权,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应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稳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附注: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798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附图

 p1.png

图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累计同比)

 

p2.png

图2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累计同比)

 

p3.png

图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累计同比)

 

p4.png

图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

p5.png
图5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月度同比)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