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9月至今,宝山区全力推进五经普入户清查工作,全区近3000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走街串巷,用责任心和细心换取数据的真实和准确,目前已完成地毯式清查工作,并对下发底册单位开展查遗补漏工作。在实地清查中,全体“两员”紧抓时间节点,逐户走访排摸,全力做到保质保量、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区经普办:
宝山区经普办时刻围绕“找全、查清、划准”的原则,各方协作、上下联动、聚焦难点堵点问题。严把队伍“入关口”,优选优配普查队伍,确保普查队伍素质高、专业精、业务强。多批次、分层分级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普查区划分、地图测绘、清查业务等培训,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实际,实现培训的具体化、差异化、精准化,确保经济普查培训全覆盖,夯实普查工作质量基础。建立联络组检查指导工作机制,监督全区各街镇(园区)的入户清查工作,夯实责任、稳抓质量,确保全区高质量完成单位清查工作。
友谊路街道:微网格助力经济普查
本次经济普查,友谊路街道共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近百。街道区域化党建“九宫格”及微网格制度为经普提供了新的思路。友谊路街道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九宫格”工作,划细做实微网格,建立了覆盖全域的9个一级网格、38个二级网格和201个三级微网格,邀请社区单位、“两新”组织作为成员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决策,以党建微网格撬动治理大格局。在本次经济普查工作中,也有来自各成员单位的参与。正是由于这些微网格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参与,使得原本困难重重的普查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减轻了基层普查员的工作强度。
罗店镇:“线上+线下”的融合之路
罗店镇坚持守正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来破解清查阶段工作的诸多难题。借鉴不少国货品牌采用的KOL(关键意见领袖)线上引流+流量裂变+流量变现的营销策略,在工作开展前期即强化了相关工作的网络宣传与舆论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社区电子展板等多个平台持续加大清查工作的概念渗透。同时,结合宣传海报、视频等多样化手段集聚起辖区内普查对象积极配合工作的共识。
杨行镇:基层一线梳理村域经济脉络
杨行镇多名基层经济普查员走街串巷奋战在普查第一线。通过生产队村民群、企业工作群、商铺店铺出租群、村委宣传群、朋友圈等多渠道推送发布五经普信息,在村居人流密集处张贴五经普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标语,努力扩大宣传受众面,营造“了解经普、重视经普、支持经普”的良好氛围。严格规范普查工作手势,针对重点区域、科学合理调整普查员数量,对普查范围进行划分,组建两支经济普查先锋队,确保全覆盖、无遗漏、高质高效。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包保责任制,压实第一责任。
月浦镇:“集中化+区域包干”,助推单位清查质效
月浦镇在党政“双组长”的领导下,打造了一支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员、居委行政副职、公司财务科长、村(居)公司工作人员组成的两员队伍,开展了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两员培训。在区级培训的基础上,结合本镇独有的特点和产业结构进行专题培训,将普查流程、重点指标讲清讲透,强调两员要依法普查。同时,镇经普办压实责任,实行“区域包干+专人负责”,由镇指导员带领村居普查员入户,以单位实例为支撑,现场指导,当场实践。在查遗补漏阶段,严格按照普查手势,指导好无固定经营场所单位、底册单位的清查,要求对于没有实地清查到的单位,逐个打电话核实,查明情况,进行标注。确保“找全、查清、划准”,夯实清查源头数据质量。
罗泾镇:走群众路线,实干强“经普”
为加强“五经普”工作效率,罗泾镇经普办实干为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经普宣传方面联合各村、居、开发区的指导员及普查员,挂图作战结合“五经普”地毯式清查工作入户宣传,同时在各村居公司大屏上滚动播放经普宣传视频,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菜场张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海报;在清查登记工作方面,实行片区组长包干“三步工作法”,一是发挥群众力量全方位排摸地面企业及个体户;二是充分使用群众力量摸清企业及个体户经营规律;三是干群一心做好清查登记工作。为下一步正式普查登记打下坚实基础。
高境镇:电话核查突击队,查疑补漏本领强
高境镇辖区内园区、楼宇较为密集,业态复杂,注册公司多,底册单位数量庞大,尤其在接到市、区下发关于“营收活跃单位清查”、“跨区、跨街镇清查”、“一户多证清查”等紧急任务时,清查任务十分艰巨。为切实保证数据质量,高境镇经普办召集人员成立电话核查突击队,同时发动镇属公司、社区、团委等多方力量,借助电话等多种渠道查找实际经营单位和登记注册单位,并想方设法同清查单位人员取得联系,核实清查信息,力求查遗补漏工作做到不漏、不少、不缺、不错。清查阶段以来,电话核查突击队共完成2万余条电话核查。
张庙街道:“3+1”工作制,激发普查新动能
张庙街道精选普查力量、层层压实责任,逐渐形成“3+1”工作制,激发普查新动能。加强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领地”。重视对“五经普”的人力资源保障,集中10余名有普查经验、精通财务知识的精干力量,组建普查指导员队伍,实施集中办公。 丰富宣传方式,打造宣传“高地”。借助微信公众号“张庙发布”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区域“五经普”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建筑物标绘、“地毯式”清查、底册数据核实等各阶段工作,发布普查动向,营造良好普查氛围。聚焦日常工作,筑牢工作“基地”。坚持经济普查和日常工作一体化推进,以各专业条线工作为切入点,通过一套表和普查数据核对,对名录库企业进行专项清理,有效推动五经普与统计专业条线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建章立制,以长效促实效。高频次召开工作例会,街道统计部门负责人与普查指导员围绕工作的完成情况、疑难问题、任务分配等进行深入沟通,保证普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以群策群力凝共识,以共担共当聚合力。
大场镇:创新方式 强化督查
大场镇地域面积广,底册单位数量庞大,调查对象错综复杂,为高质量完成清查工作,积极创新方式,强化督查指导。一是合理分配普查任务,将商务楼宇和镇属集贸市场的普查任务分配给镇属公司,降低相关居委的工作强度。二是采用“老成员+新成员”的分组模式进行信息采集和整理,老同志熟悉普查区域,带领新同志逐户清查,年轻同志擅长电子设备,负责系统录入。三是镇经普办成立督察组对全镇普查小区开展多轮实地检查和工作指导,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不漏报不虚报、数据真实准确,为正式普查登记打好坚实基础。
顾村镇:聚焦“三个强化”,推动经普提质增效
顾村镇镇域面积41.66平方公里,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划分细致,有多个园区、商务载体和类住宅,经普工作面广量大,任务艰巨。在本次经济普查中,顾村镇通过狠抓管理推动经普提质增效。聚焦“三个强化”,通过强化督查以查促改。一是强化指导反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归纳复盘,切实做好过录表,坚决杜绝遗漏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清查力度,要求各片区加大自查力度,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全面细致做好查疑补漏阶段工作。三是强化核查效能,要求各片区专管员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跨片区开展交叉检查,通过交叉检查不仅有利于各片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有利于提升清查的质量和效果。
吴淞街道:多措并举 稳抓落实
吴淞街道高度重视“五经普”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组织有力;抽调人员组建高质量普查专队,搭建联络体系,设立联络员,对普查小区进行实地指导,确保普查工作质量;通过定期工作交流,统一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责任,同时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引导,营造普查良好氛围,提升普查效果。通过集中与分类指导,提升普查员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平,确保普查员队伍能够高效、准确完成工作。
庙行镇:清查责任承包制,现场+电话双保险
庙行镇多举并措,凝聚全镇力量完成普查清查工作。镇经普办对镇域内全部普查小区实行清查工作承包制,采用“谁家孩子谁家抱”机制,让责任落实到人,开展多轮学习培训(现场培训,一对一培训),采取每日工作进度跟进,严把时间节点,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责任人(普查员)核实,并予以解决,镇经普办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检查,现场+电话双保险形式,做到不重不漏,确保清查工作质量高质有效。
淞南镇:因地制宜,“查”“导”结合
在清查工作中,淞南镇经普办分为6个小组,每组2名负责人以老带新,采用“查”“导”相结合的方式,对负责区域的清查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分析及指导。对于进度较慢的普查区,会进行实地培训,手把手教学,增强人力,解决入户操作等问题;对于实施较困难的普查区,会采用“片区示范,以点带面”的策略,选择体量较大的普查小区作为示范点,强化培训,推进普查进度;对于情况复杂的普查区,由经普办成员、区块普查员与静宝人员相互配合,进行突击攻坚,世纪联华、祥腾生活广场等区块也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家”,实现清查工作的高效推进。
高新技术园区:灵活调整工作重心,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园区经普办结合清查工作阶段特点,为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灵活调整普查工作重心:成立审核小分队,对普查员上报数据开展前道预审工作,再由经普办审核小组再行赋码审核,确保清查单位行业分类准确、赋码精准。清查中后期,园区适时成立电话组及现场组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园区范围无遗漏单位。由电话组对企业进行电话核查,现场组上门入户、逐一排查,对漏登清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第一时间进行补登,确保单位清查不重不漏,保证园区清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