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活动是科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入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为全面调查了解我区R&D活动的总体规模和分布情况,研发队伍的规模和素质状况,研发资源的投入、成果及产出效益情况,政府对R&D活动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等;同时也为制定“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提供参考,2009年下半年,我区严格按照市资源清查领导小组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在全区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历时近一年,目前这项工作巳圆满完成。现将我区全社会R&D清查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一、嘉定区R&D资源清查概况:
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根据清查要求,本次清查对象是国民经济中R&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的法人单位,涉及一、二、三产。我局的清查范围则包括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和部分非工业企事业(包括建筑业及服务业等)。
2009年9月,我局按照市资源清查工作要求,重点对市科技处反馈且列入清查范围的290家工业企业和238家非工企事业单位进行摸底调查,最终将有R&D活动的177家单位和当年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正式列为本次R&D资源清查对象。
(一)、R&D活动单位的结构分布2009年,全区共有R&D活动的单位数184个。按执行部门来分,以工业企业为主,有159家,占86.4%;按注册类型来分,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有60家,占32.6%,其次是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占22.8%和14.1%。
|
R&D活动单位数(个)
|
占比(%)
|
一、按执行部门分组
|
184
|
–
|
科研机构
|
3
|
1.6
|
高等学校
|
–
|
–
|
工业企业
|
159
|
86.4
|
非工业企业
|
13
|
7.1
|
事业单位
|
9
|
4.9
|
二、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
184
|
–
|
国有企业
|
21
|
11.4
|
集体企业
|
5
|
2.7
|
股份合作企业
|
1
|
0.5
|
联营企业
|
4
|
2.2
|
有限责任公司
|
26
|
14.1
|
股份有限公司
|
8
|
4.3
|
私营企业
|
42
|
22.8
|
其他企业
|
–
|
–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7
|
9.2
|
外商投资企业
|
60
|
32.6
|
(二)、R&D经费投入2009年,全区R&D总经费34.8亿元,R&D经费与当年地方生产总值(GDP)之比为4.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R&D经费22.1亿元,占全部经费的63.6%。
(三)、R&D人员总量2009年,全区科技活动人员20993人,其中,R&D人员11682人,占55.6%,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10091人年。全部R&D人员中,工业企业R&D人员8392人,占71.8%,其中,研究人员2527人,占30.1%。
(四)R&D成果及产出情况2009年,全区共申请专利1720件,其中,发明专利747件;拥有发明专利数2035件;发表科技论文944篇。R&D活动主体--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354件,占全部专利申请的78.7%,其中发明专利409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49件,其中境外授权43件;共开发新产品项目数1570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47.8亿元,其中出口36.9亿元。
二、嘉定区R&D活动的主要特点
(一)、R&D人员素质较高且分布集中资料显示,全区11682位R&D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6080人,高学历人才超过半数。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分别占11.4%、26.2%和62.4%。这意味着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正逐步成为各单位R&D人员的中坚力量。
按执行部门分,R&D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占R&D人员总数的71.8%。其次依次为科研机构、非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占17.5%、6.7%和4.0%。由此可见工业企业R&D人员在总量规模上占主导地位。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R&D人员主要集中在内资企业,共6385人,占R&D人员总数的54.7%。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分别占40.3%和5.0%。这说明内资企业是我区R&D人员发展的主体。
R&D高学历人员分布
|
R&D人员(人)
|
其中:博士(人)
|
硕士(人)
|
本科(人)
|
其他(人)
|
一、按执行部门分组
|
11682
|
694
|
1592
|
3794
|
5602
|
科研机构
|
2043
|
520
|
635
|
718
|
170
|
高等学校
|
–
|
–
|
–
|
–
|
–
|
工业企业
|
8392
|
68
|
749
|
2759
|
4816
|
非工业企业
|
780
|
80
|
190
|
299
|
211
|
事业单位
|
467
|
26
|
18
|
18
|
405
|
二、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
11682
|
694
|
1592
|
3794
|
5602
|
内资企业
|
6385
|
644
|
1037
|
2136
|
2568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588
|
9
|
70
|
194
|
315
|
外商投资企业
|
4709
|
41
|
485
|
1464
|
2719
|
(二)、R&D经费投入以企业自筹为主R&D资源投入模式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R&D投入的总量中占主导或支配地位的主体来源,以及由该主体的利益取向和行为方式决定的融资方式和投入方式,并按照政府主导型、政府企业双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的发展轨迹演变。2009年,我区共投入R&D经费34.8亿元,其中,政府资金6.6亿元,占19.0%;企业资金25.7亿元,占73.9%;国外资金0.5亿元,占1.4%;其他资金2.0亿元,占5.7%。因此,从经费投入比例来看,我区目前已形成了以企业资金为主、经费结构较为优化的R&D经费投入模式。
(三)R&D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从全区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来看,科研机构为519篇,占55.0%;工业企业、非工企业和事业单位分别为199篇、117篇和109篇,各占21.1%、12.4%和11.5%;从科技著作的出版总数看,科研机构为5个,占71.4%,而工业企业无科技著作。
从R&D经费支出来看,用于基础研究3.8亿元,其中,研究机构3.3亿元,占86.8%,而工业企业仅占1.2%,用于试验发展25.9亿元,其中,工业企业21.8亿元,占84.2%,而科研机构仅占0.3%。
可见,各部门在开展R&D活动时其研究方向不尽相同,科研机构注重理论基础研究,而企业则更注重实用性,多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研发新产品或改善原有产品性能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嘉定区R&D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R&D人员投入总量较低,高级人才分布不平衡工业企业是我区R&D活动的主力军,资料显示,2009年工业企业R&D人员共8392人,仅占当年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3%,R&D人员投入强度明显不足。
其次,在R&D高学历人员中博士共有694人,按执行部门来分,科研机构有520人,占74.9%,而工业企业仅占9.8%。因此尽管在R&D高学历人员总量上企业仍居主导地位,但相对于更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比例,科研机构较企业所占份额更高。高层次人才的缺失致使企业在开展R&D活动时由于缺少专业技术而只能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研究上,却无法取得更高层次的突破,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二)R&D活动开展的覆盖面较窄2009年,清查单位中工业企业共有2366家,其中,开展R&D活动的有159家,覆盖率仅为6.7%,仍有九成企业尚未开展R&D活动。从企业规模来看,开展R&D活动的大型企业占同类行业30.0%;小型企业占同类行业4.2%。相较于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意识更为薄弱。过低的R&D活动覆盖率直接影响了我区多数企业的发展后劲,进而影响我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工业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度较低数据显示,2009年全区工业企业的R&D外部经费支出共52151.6万元。其中,对国内研究机构支出3451.3万元,占6.6%;对国内高等学校支出591.8万元,占1.1%;对境外机构支出42654万元,占81.8%。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度较低,而更多地依赖于引进或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这对人才和技术兼备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无疑是资源浪费。
四、对发展我区R&D活动的几点建议(一)加大R&D活动的投入强度,适度提高政府资金对R&D的投入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向标,R&D投入强度越高,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越快。因此,我区应当努力增加R&D经费投入,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资金投入体系。
其次,资料显示,我区工业企业的R&D资金来源中,政府资金共2902.9万元,仅占全部经费的1.3%,政府资金对R&D的投入偏低。而这部分政府资金对小型企业的投入为412.2万元,仅占16.5%。由此可见,我区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对R&D活动投入的同时,也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小型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和研发动力及信心,切实提高我区的科技竞争力。
(二)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特色,助推企业技术改革对汽车产业而言,作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其优势在市场日渐饱和及油价不断上涨的环境下正逐步消逝。因此,我区应当引导企业推动技术改革,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等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产品,促使成果商品化,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对传统行业而言,秉着优胜劣汰原则,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推动企业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