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年轻化 品质消费逐步提升

奉贤区统计局 2016-11-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内容日益丰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线下消费逐渐转向互联网消费,网络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购物渠道。为进一步了解奉贤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内容,国家统计局奉贤调查队对本区160位农村居民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的人群较多,且消费群体年轻化,消费品质逐渐提升。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此次调查样本总量为160个,调查对象以青中年人群居多,其中26岁-50岁人群占比近一半,受访人员的男女比例非常平衡,为1:1。同时,参与调查者的职业分布较为广泛,整体较为合理,其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元及以下。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人数

二、消费行为及内容1、七成居民表示“量入为出,保留积蓄”

调查显示,72.5%的受访者对于消费采取“保守”态度,认为要量入为出,保证有一定积蓄,24.4%居民表示很少考虑积蓄,还有少数受访者表示支出经常超出收入(3.1%)。存在超支消费的5位居民均为年龄低于35岁,收入低于1万元的青年人。

2、贷款消费较少,影响因素较多除房贷、信用卡的消费外,有贷款消费的人群不多(13.1%),主要为50岁以下,月均收入低于1万元的中青年,两者占比都高达九成。调查显示,贷款消费主要用于汽车方面(62.0%)。同时,影响居民是否进行贷款消费的原因也是多样的,未来预期的收入(54.4%),购房压力的大小(50.6%),以及贷款利率、期限(35.6%)和物价水平的变化(35.6%)都会影响到调查对象对贷款消费的选择(见图1)。

图1                 影响贷款消费因素

3、现金为主要支付方式,移动端支付人群年轻化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的日常消费主要以现金支付居多(85.0%),其次是刷卡(34.4%)和移动端网络支付(21.9%)。但由于人们消费和支付习惯的不同、思想观念的差异、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年龄段消费的主要方式各有差异。通过调查数据看出,现金支付是年龄较大群体的主要支付方式,而移动端网络支付方式更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见图2)。

图2               支付方式与年龄的关系

4、衣食行为主的基础消费稳中有增与上年相比,消费频率增多的项目主要为服装鞋帽(23.1%),便捷服务 (23.1%)和休闲食品(21.9%)。消费次数保持不变的项目主要为在外餐饮(48.1%)、休闲食品(52.5%)和服装鞋帽(57.5%)。而无消费的项目主要为家政服务(85.6%)、海淘(74.4%)和上门服务 (73.8%)。可以看出衣、食、行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作为刚性需求的产品,其消费次数变化不大,而类似家政服务等消费,其整体需求和普及性较低。

5、女性为网购主要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消费渠道差别明显整体看来,仅有四成群众只在实体店购买,不在线上购买,线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购物的新选择。从性别分类来看,女性为线上购物的主力人群。调查显示,有81.3%男士表示以实体店购买为主或者全部从实体店购买,而女性这一数据只有53.8%。且女性中有15%表示以线上购买为主。从年龄分布来看,18-25岁年龄段,选择“线上购买为主”的比例最高;26-35岁,大多数人表示“线上线下购物次数差不多”;36-50岁,“以实体店购买为主”者居多;而大于50岁的人群大多数选择“实体店购买,不在线上购买”。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购买渠道差别较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实体店消费的倾向性就越强(见图3)。

图3               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购买渠道

6、线下消费看质量,线上优势在价格,互联网消费较理性调查显示,人们选择线下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质量保证(82.2%),其次为实地体验的感觉(46.5%)。相比而言,线上购物因其价格便宜(70.8%),省时省力(56.3%),送货上门(51.0%),选择丰富(44.8%)等优势,受到大家的青睐。同时,调查显示,8.33%的人线上购物的频次为一周三次,大多数人的购物频次为一月一次及以下(57.3%)。并且,超半数的群众每月线上消费金额低于500元,逾八成群众的月消费金额低于1000元。整体而言,人们在互联网平台的消费较为理性。

三、消费热点及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消费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发展,消费方式也由基本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方向转变。特别是在文娱、旅游和便捷服务方面的消费逐渐增多。

在文化娱乐方面,大多数消费场所是景点、游乐园和电影院,占比均超四成,且二成多的群众明确表示明年会新增或追加该项消费。同时,对宠物花鸟和网络虚拟产品消费的人数均有二成,且一成多的群众明确表示明年会新增或追加该项消费。

在旅游方面,以周边游居多(67.5%),其次为其他国内游(40.0%)和港澳台游(10.6%)。特别是欧美游,明确表示明年会新增或继续追加消费的人(4.4%)超过今年已消费的人(1.9%),同样,对于日韩游、港澳台游及其他国外游,两组数据变化不大。可见,人们对境外旅游的兴趣逐渐提升(见图4)。

图4                 旅游方面的消费情况(%)

在快捷服务方面,受访者对外卖(53.8%)和快递物流(58.8%)的消费较多,占比均超过一半,且超三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明年会追加或新增该项消费。同时,调查显示,今年有7.5%的人租赁过汽车(包括新能源车),有16.9%的人租赁过自行车,而明年明确表示会新增或追加这两项消费的人分别为13.8%、18.1%。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兴起,绿色出行理念的深入人心,选择汽车、新能源车及自行车租赁代替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四、提高居民消费质量的对策建议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购买商品和服务变得更加便捷,消费品质也在逐渐上升。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一是线上购物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价格,而实体店的优势在于质量和保障。二是居民消费的内容逐渐升级,新型消费项目逐渐增多。三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完全没有在线上消费的群众有四成,其中逾七成为50岁以上人群。所以,如何让中老年群体也享受到互联网消费所带来的方便快捷,如何将线上和线下购物的优势进行结合,如何提高新型消费的服务质量,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提高网购质量,扩大O2O平台。一方面,需要工商和质检等部门加强对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管,提高抽查频率,扩大抽查范围,使抽查常态化、制度化。对于不合格的商品要严格依法查处,倒逼网购商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还需要广大消费者调整心理,提高对网购商品质量的期望值,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扩大O2O平台范围,将线下的商务机会和互联网结合,为传统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渠道,为电子商务挖掘新的线下掘金点,更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购物渠道和体验。

2、提升新消费服务,打造供给新动力。一是重视新型消费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实现经济发展和消费品质的双赢。二是对于外卖、快递、网约车、家政等行业,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逐渐完善行业标准,推动其职业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在文娱和旅游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旅游,建设主题公园,提升影院服务质量等。通过完善娱乐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3、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教学服务。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向中老年人宣传互联网购物的好处,可以通过基层社区的力量进行上门宣传,也可以通过其子女进行引导,给老人支持和鼓励。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社区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由社工进行组织和教学,授课内容包括线上购物的方式、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可以由社工或已会网上购物的中老年人进行组织,在社区成立线上消费代购网点,逐渐扩大中老年人使用线上购物的范围,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