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工业生产保持稳定 经济效益略有下降

上海市统计局 2017-02-09

  在“三去一补”政策环境下,宏观经济“L”型走势中,2016年,闵行区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3341.3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3099.26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239.42亿元,比上年同期略降1.6%。
一、2016年工业生产走势与特点
(一)工业生产低开高走,窄幅波动向上
从全年工业产值累计走势看,上半年增幅,除3月外,都处于持平线下方,下半年逐月走高,8月起由负转正,11月为全年最高达1.4%,全年累计增幅1.1%,为2017年一季度工业生产走势打下良好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四季度各月分别增长1.4%、1.4%和1.1%,是在去年四季度基数较高的情况下实现,说明我区工业生产回升势头的基础比较稳。 
 
(二)调整力度加大,规上企业单位数逐年减少,户均产值提升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企业运营成本的逐渐上升,一批“三高一低”企业被逐渐淘汰,规模以上企业的单位数由2013年的1154家,减少到2014年的1041家,到2015年为997家,不足千家。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因关、停、并、转比上年减少73家,这些企业主要从事电子组装、服装加工、家具和塑料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属于被淘汰的落后产业。
截止12月底,规上企业户均产值3.35亿元,比2015年增长8.8%。数据显示,单位数在逐年减少,但企业规模在发展壮大。
(三)重点企业产值增幅由负转正,“四英”企业对总量影响减弱
从每月监测的30家重点企业的生产情况看,2016年产值上涨的11家,下降的19家,3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59.16亿元,与上年比增长0.6%。从走势上看,30家重点企业由年初二月份下降7.4%,到年底增长0.6%,呈现逐月回升态势。其中:“四英”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3.84亿元,与上年比增长9.5%。12月当月数据反映英顺达和英源达两家公司的产值分别为0和9千万元,可以判断产业转移全部完成。2017年,“四英”企业对全区工业总量的影响将逐渐消除。       
(四)转型过程中工业结构呈现四升四降
1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0.5%,六大重点行业降0.8%
近年来,在“持续调结构、转型促发展”的政策指引下,闵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2016年比2015年增长0.5%;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去年的35.7%,上升到35.9%,上升了0.2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三增四降,生物医药增长8.1%,新一代信息技术增8.0%,新能源汽车增长2.6%。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下降0.2%、0.6%、6.8%和19.5%。
从全区29个工业行业的总产值增幅看,12个行业增长,17个行业下降。轻工业下降0.8%,重工业增长2.4%。相比去年6个行业增长,23个行业下降,轻工业下降3.3%,重工业下降9.2%的情况,面上看,今年工业的走势要优于去年。
但我区6个重点行业产值一增五降,传统的食品制造和 纺织服装、服饰业降幅较大,分别下降6.2%和12.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0%。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6%。  
                                        表一      2016 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大重点行业产值增幅情况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增长
%
 
工业总产值(亿元)
增长
%
合计
1200.7
0.5
规上工业合计
3099.26
1.4
新能源
63.6
-19.5
六个重点行业
2016.63
-0.8
高端装备
348.6
-6.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562.60
7.6
生物医药
167.9
8.1
通用设备制造业
606.86
-1
新一代信息技术
233.3
8.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310.68
-4
新材料
106.4
-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0.53
-1.3
新能源汽车
23.0
2.6
食品制造业
200.96
-6.2
节能环保
274.8
-0.6
纺织服装、服饰业
63.25
-12.8
2、企业收入升,利润、税金降
2016 年,我区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86.49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239.4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走势上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虽然上升0.7%,但上升幅度低于主营业务收入0.9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下降0.2%。2016年,上缴税金总额108.30亿元,下降1.8%。
从利润各月走势上看,1-11月增长4.0%,12月分由于电气集团所属两家企业分别增亏4.35亿元和2.49亿元,导致我区亏损企业亏损额由11月份的下降7.2%,转变为全年上升13.9%。
3 、工业园区产值升、企业集团产值降
在工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的政策引导下,2016年闵行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 继续发挥产业集聚功能。市级以上工业园区总产值增幅高于全区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漕开发浦江高科技园和莘庄工业区分别增长12.8%和4.2%。
五大集团中二增三降,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增长8.0%,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增长2.0%,其他3个工业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走势上看,近二年来,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复苏势头较慢,转型经历更艰巨复杂的局面。特别是总量最大的上海电气 ( 集团 ) 总公司,降幅也最大,为6.7%,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表二                                         2016 年市级以上园区及五大集团产值完成情况

园区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增长
%
企业集团名称
工业总产值(亿元)
增长( %
规上工业合计
3099.26
1.4
五大集团合计
919.75
-3.6
市级以上园区小计
1782.69
3.1
上海电气 ( 集团 ) 总公司
529.11
-6.7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503.13
-0.4
上海华谊 ( 集团 ) 公司
138.00
-2.0
漕开发浦江高科技园
341.07
12.8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45.47
2.0
莘庄工业区
824.12
4.2
上海广电 ( 集团 ) 有限公司
42.22
-2.4
紫竹科学园区
114.37
-12.0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64.95
8.0

4 、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升,传统工业产品产量降
闵行工业制造涉及了除烟草外的几乎所有产品,上至外太空的火箭,下到万米深海探测装备。从产品产量的角度分析,在工业总体平稳的走势中,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快的增长,而传统工业产品在结构调整中逐渐衰退。
表三                            201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表

主要高新技术产品
增长( %
主要传统工业产品
增长( %
新能源汽车
3.6
啤酒
-4.2
集成电路
8.9
服装
-5.5
有机硅材料
10.1
初级形态塑料
-1.0
锂离子电池
47.1
多色印刷品
-6.4
高压开关设备( 11 万伏以上)
15.4
电子计算机整机
-51.2
发电机组 ( 发电设备 )
22.1
移动通讯手持机(手机)
-32.8
核电设备及专用配件
18.9
交流电动机
-2.7
服务器
21.8
火力发电量
-4.4

二、2017年工业发展展望及影响工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继续深入 
调整转型伴随而来的是部分企业的关、停、并、转,在新产能尚未形成前,增量不抵减量,对总量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根据目前已掌握的情况,2017年有38家企业从规上名单中退出,虽然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又符合产业调整政策,但从总量上看,还是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其次,大部分闵行的工业企业如要扩大再生产,考虑到前期投入和人力成本等因素,一般会选择远郊地区成立子公司,等子公司稳定发展后,再逐步转移产能;在闵行区的企业有逐步向总部型管理机构转变,而生产逐步萎缩的趋势。随着闵行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闵行新建工业企业将变得越发困难,因此,增量产出对闵行工业的贡献越来越小。企业名录库统计显示,2016年,闵行区没有一家严格意义上的新建投产的工业企业。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区企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首先,从市统计局公布的PPI数据看,12月当月同比增2.8%,环比增0.6%全年累计同比下降1.2%,降幅连续收窄。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使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
其次,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区工业产品出口产生相对较为积极的影响。2016年,闵行区工业出口交货值完成732.59亿元,比2015年增长1.8%%。预计2017年我区的工业出口交货值仍将维持小幅增长态势。
第三、随着我国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调结构的深入,上游煤炭、石化、钢铁等行业订单骤减对我区相关配套企业生产影响较大。
第四、用工成本普遍占到企业总成本的三成左右,并呈刚性增长的趋势。一线工人、技术研发人员的年均收入普遍保持10%以上的刚性增长。加上企业社保缴费呈较快的刚性增长,对企业生产经营及规模扩张带来一定的制约。
(三)近6年来工业投资增量减少
“十·二五”以来,闵行区工业投资增量呈递减趋势,虽然2014年略有上升,但趋势不改。2015年下降14.3%,2016年下降9.5%,投资减少将直接影响工业增量和增速。
表四                                            2011-2016 年闵行区工业投资情况表

工业投资额(亿元)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78.93
70.82
62.67
65.60
56.31
50.89
增量
5.09
-8.11
-8.15
2.93
-9.29
-5.42
增幅( %
6.9
-10.3
-11.5
4.7
-14.3
-9.50

 
三、对2017年闵行区工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影响我区工业稳定发展的各种因素也将得到显现,如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国企改革实质性推进,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综合来看,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一)企业应加大科技要素投入,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管理增效
面对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我区企业应迎难而上,主动转型,谋求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优势。应逐步加大科技要素投入,将企业转变为以科技研发和创新带动,将存量释放来拉动工业生产发展。近年来,我区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呈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R&D经费支出2014年增长3.9%,2015年增长9.0%。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企业内部结构发生两大转变:
一是员工结构发生“两多两少”的转变:研发人员增多,普通生产工人减少,高素质员工增多,低素质员工减少。二是产品结构实现了“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研发投入的增加有效带动了企业制造能力的提高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管理方面,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和大数据处理结合的方法,通过自动测试设备运用、制造流程优化和信息化监控、智能化仓储设备、全产业链实时数据分析等措施,有效开展智能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管理和生产水平,实现管理增效的目标。
(二)政府应建立高效能、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服务体系
闵行历来是上海的工业强区,现在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历史机遇期,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协同合作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的落地工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全力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为下一阶段我区工业的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通过调研主动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和困难,积极制定和落实执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要多听企业感受,从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入手,破解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课题。
(三)结构调整要把控进度和节奏
当前闵行区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调整也要注意避免工业经济的大衰退,要充分发挥闵行老工业基地的优势, 从政策层面上引导和鼓励优势行业和重点行业的集中发展,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要走渐进式发展的道路,让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尽可能缩短阵痛期。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