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全区经济开局良好 工业投入大幅上扬

崇明区统计局 2018-05-10

2018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注重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季度,全区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保持了平稳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表1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一季度

总量

同比(%)

全区增加值

亿元

72.5

5.1

    ﹟第一产业

亿元

3.7

2.3

    ﹟第二产业

亿元

27.8

2.1

﹟第三产业

亿元

41.0

7.6

工业总产值

亿元

89.6

8.6

﹟规模以上工业

亿元

82.9

10.1

财政总收入

亿元

84.3

37.4

    ﹟区级财政收入

亿元

27.1

36.9

财政支出

亿元

64.0

29.8

    ﹟区级财政支出

亿元

47.8

28.7

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27.6

2.7

﹟房地产投资

亿元

20.5

27.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1.1

7.3

﹟集市贸易成交额

亿元

8.2

8.2

招商引资企业

11287

83.5

接待游客人数(1~2月)

万人次

63.9

-9.2

旅游营业收入(1~2月)

万元

14988

-0.5

 

二、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经济增长体现“新常态”,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一季度,全区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总趋势,增长速度体现“新常态”发展模式特征。全区实现增加值72.5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区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1.0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比为5.1:38.3:56.6,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为5.2:39.6:55.3。由此可见,在全区国民经济总量中,第三产业的贡献量在逐年增加,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得到不断提升。

2.船舶修造全面发力,工业产销大幅上扬

一季度,全区工业经济在海洋装备产业的有力拉动下,产销总值同比大幅上扬。一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9.6亿元,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在全区工业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完成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2.5%。

本区六大重点行业一季度呈现出“五增一减”态势。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73.0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高于全区水平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实现同比增长2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同比增长12.8%;金属制品业实现同比增长6.8%;仪器仪表业实现增长5.9%;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同比增长0.7%。仅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下降10.1%。

表2:六大重点行业一季度产值

单位:亿元

行业

一季度

产值

同比±(%)

总    计

73.0

10.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4.1

26.0

仪器仪表业

1.0

5.9

金属制品业

5.4

6.8

通用设备制造业

6.7

0.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52.4

12.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4

-10.1

 

一季度,全区海洋装备产业受整体走势上行,生产稳中有升因素影响,产值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区海洋装备产业共完成总产值60.5亿元,同比增长10.8%。

3.财政收支同步增长,增值税是税收贡献主力

一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36.9%。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实现15.9亿元,同比增长41.4%,占区级财政收入的58.5%,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个人所得税实现4.6亿元,同比增长66.2%,占区级财政收入的16.8%;企业所得税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8.0%,占区级财政收入的9.1%。

在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同时,财政支出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财政支出47.8亿元,同比增长28.7%。支出前四位的项目的有:农林水利事务支出14.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亿元;教育支出4.2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事务支出3.9亿元,主要支出项目均集中于民生重点领域。

4.部分房地产项目持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额增幅较大

一季度,本区共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2.7%。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房地产投资继续拉动全区投资。一季度受泰禾兴闳CX010704地块商品房项目、泰禾禾柃CX01070903地块商品项目、威尼斯公馆三期、乾首圆沙社区动迁房项目等房地产项目持续投入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共完成投资20.5亿元,同比增长27.3%,占总量比重达74.3%。二是重点地区投资保持平稳。三大重点地区共完成投资额24.6亿元,同比增长16.0%,三大重点地区投资额占比也达到了89.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其中,长兴地区完成投资7.2亿元,同比增长31.3%;新城地区完成投资6.9亿元,同比增长3.7%;陈家镇地区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比增长15.8%。

5.市场零售作用显著,元旦、春节假期带动市场消费

一季度恰逢元旦、春节假期,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保持了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亿元,同比增长7.3%。从特点看:一是零售业继续占主导地位。一季度,零售业完成零售总额26.7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9%;餐饮业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7.2%;批发业完成1.6亿元,同比增长7.5%;住宿业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7.4%。二是吃、穿、用、烧类商品全面增长。一季度,吃、穿、用、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12.5亿元、3.1亿元、13.5亿元和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4%、6.8%和6.9%。

6.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现税收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区引进各类企业11287户,同比增长83.5%,引进企业实现税收额85.0亿元,同比增长50.4%。其中,横沙乡、长兴镇、工业园区等依然是本区招商引资大户。一季度,三家单位分别引进企业数为2889家、2468家、626家,共占全区总数的53.1%。横沙乡、长兴镇、工业园区则是招商利税大户。一季度,三家单位分别实现税收17.7亿元、12.0亿元、9.6亿元,共占全县总数的46.2%。

7.生态旅游显成效,旅游效益待体现

1~2月份,全区接待游客63.9万人次,同比下降9.2%;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0.5%。本区旅游市场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受欢迎。1~2月份,东滩湿地公园、三民文化中心、西沙湿地公园等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居前。二是崇明旅游效益还较低,亟待提升。1~2月份,本区人均旅游消费额仅为234.6元,远远低于全市及兄弟区水平。因此,加大生态旅游开发力度,实现旅游富民强区依然是相关部门值得重点考虑的课题。

三、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依赖房地产,经济缺乏增长动力

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从今年开局的数据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力度不强,房地产投资所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仍然过高,重点地区投资缺乏亮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比重较低。因此,建议密切关注固定资产投资走势,按照崇明生态岛发展要求,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合理调配三大产业投资比例,增加生态建设投资比例,促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2.旅游业富民强区责任重,亟待深入挖掘

崇明区在着力推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过程中,旅游业理应成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主导产业,成为强区富民的抓手。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本区旅游业仍处于低位徘徊区域,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的景点不多,能够促进游客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项目不多。因此,如何结合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开发打造更多亮点旅游项目和景点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四、对策建议

针对本区一季度经济发展特点,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和旅游业发展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按照生态岛要求,合理调配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健康发展房地产行业,多将固定资产投资集中于重点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促进本区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健康发展。二是加大本区生态人文旅游项目挖掘力度,适时引入一些国际化旅游品牌和项目落户崇明,实现以旅游促增收、以旅游促发展,最终助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