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本市消费品市场销售再创新高
 2月份逢新春传统佳节,本市消费品市场呈现一派繁荣、喜庆、活跃的景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上升,实现175.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1%,零售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2月份市场销售的主要特点:
一、主副食品、餐饮成为消费热点
2月份,本市食品行业精心安排市场供应,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和优质服务。全市实现食品类零售额77.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2%。粮油、蔬菜、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各类主副食品货源安排充裕,销售全面上扬。牛肉、家禽和净菜分别销售0.42万吨、1.58万吨和0.18万吨,比上年同月分别增长11.5%、11.9%和6.2%。作为春节传统节目之一,象征团圆、吉祥的年夜饭依然爆满,部分宾馆推出客房、餐饮组合销售,为客人预定第二场年夜饭,并推出年夜饭套餐,外卖火爆。仅锦江、新亚两大集团麾下酒店、饭店订出年夜饭套餐1.3万余套,使客人在家便能吃到宾馆菜。全市实现餐饮业零售额12.9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8%。
二、传统服饰、面料成为消费亮点
受春节传统习俗影响,2月份本市各大商场根据市民及市外游客购衣的喜好,积极调整商品结构,备足货源,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全市实现衣着类商品零售额20.2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9.4%。其中绸缎、针织内衣裤和羊毛衫分别销售69.43万米、307.69万件和150.73万件,比上年同月分别增长14.1%、6.9%和13.5%。中装销售更是达到了高峰,仅时装公司新改建的中装婚纱商场在春节开张期间,日均销售额就高达4万元,一些品牌和款式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三、汽车、进口家电成为消费新的增长点
2月份,本市用品类商品销售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市实现用品类零售额76.3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0.1%。其中,25英寸及以上的彩电和移动电话分别销售5.27万台和4.81万台,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5.9%和2倍;空调机和组合音响分别销售2.23万台、1.09万台,分别上年同月增长21.1%和26.4%。随着居民消费能级的不断提高以及关税的下调,汽车、进口家电等高档消费品日益受到居民青睐,全市轿车、进口影碟机和进口摄像机分别销售0.17万辆、0.36万台和0.21万台,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8.6%、28.3%和10%。
四、黄金饰品、文化礼品和鲜花成为消费新宠
春节历来是走亲访友,馈赠礼品的佳节,加上今年“情人节”在春节休假期间,各类礼品销售畅旺。“老凤祥”、“老庙黄金”等金店10万元1公斤的金条,以及铂金镶嵌饰品十分走俏,春节期间各类金饰品销售额比去年节间增长30%至50%;近300份礼仪报刊和迎春集邮礼品套餐则成为今年邮政柜台销售亮点;而节日里用于装饰居室或送礼贺喜的鲜花销量也比平时猛增好几倍,已成为上海人过节的一种时尚。
五、各种业态销售全面增长
节日期间,本市各大商业街区人流如织,促进了2月份各大百货商场、社区商业中心、超市、大卖场、便利店销售全面上升。其中联华超市、联家超市和可的便利2月份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27.4%、8.1%和66.8%;九海百盛广场和梅龙镇伊势丹2月份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62.52%和50.83%。
撰稿:李 霓 核稿: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