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上海市统计局 2002-04-26

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nbsp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总量继续增加,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提高,重大项目对农村投资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投资结构有所调整。2001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投资总量继续增加。2001年本市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高出全市7.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8.6%提高到9.2%,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8.9%。从区县农村投资情况看,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的有4个区,分别是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宝山区。其中青浦和嘉定已连续两年农村投资突破20亿元。区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的持续增强,为各区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见表1)。

表1:    2001年各区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区 县
投资完成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合 计
182.40
13.5
# 闵行区
9.00
57.0
宝山区
20.20
19.5
嘉定区
20.96
3.2
浦东新区
17.52
-6.1
金山区
20.54
20.4
松江区
19.72
12.7
青浦区
29.21
28.3
奉贤区
14.21
40.1
南汇区
18.38
2.0
崇明县
2.15
-4.9


    二、第二产业投资不断加强。按照本市郊区“二、三、一”的产业发展方针,2001年第二产业投资发展较快。在全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148.25亿元,增长28.1%;第三产业31.26亿元,下降25.8%。第二产业投资占全部农村投资完成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2%提高到81.3%,提高了9.3个百分点。
    工业项目仍然是农村投资的重中之重。2001年,农村工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占农村投资总量的比重为77.1%,比上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主要项目是建造、修缮生产房屋和添置生产设备。在农村工业投资中,用于生产房屋的投资67.91亿元,增长73.5%;竣工完成的房屋面积达597.35万平方米,增长65.8%。添置生产设备投资62.04亿元,增长2.7%。

    三、第三产业投资结构发生变化。从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投资情况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4.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6%,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为15.3%,比上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主要是浦东新区和宝山区建造的几个大型的物流、仓储中心,有力地带动了此行业的投资增长;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完成投资2.96亿元,增长59.4%,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4.4%提高到了9.5%,提高了5.1个百分点,支撑的项目是朱家角镇政府出资参与青少年野营基地——“东方绿舟”的基础建设投资;而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行业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投资占第三产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9.6%下降为8.8%,下降了10.8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2001年第三产业主要行业投资情况

 
投资完成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第三产业
32.19
-25.2
100.0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4.77
60.6
15.3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4.29
8.5
13.7
房地产业
10.83
-20.7
34.7
社会服务业
3.61
5.6
11.6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2.96
59.4
9.5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2.75
-66.8
8.8

       
    四、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全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港、澳、台资和外商企业完成投资3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全部农村投资的比重为21.6%。2001年,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台湾地区政治局势影响了原来台资企业的增资、扩股计划,也使新项目的引进遇阻。港、澳、台投资比上年减少了1.71亿元,下降17.4%,占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投资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28.2%下降为20.7%。同时,国际经济局势也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拓展引资渠道难度很大。本市农村各级政府从加强基础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做起,努力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完成投资31.26亿元,比上年增加6.15亿元,增长24.5%,占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投资总量的比重为79.3%,比上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有效地保障了本市农村投资稳步增长。

    五、投资项目规模扩大,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愈来愈明显。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3155个,平均每个项目完成投资578.15万元,比上年增加129.44万元,增长28.8%。主要表现:(1)主要行业的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均有增大。具体来看,农业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为357.85万元,增长73.9%;工业为561.36万元,增长19.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为611.38万元,增长77.1%;社会服务业768.57万元,增长59.4%;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956.23万元,增长1.7倍。(2)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多,对增加投资作用显著。2001年,投资完成额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有38个,比上年净增12个。这些项目共完成投资41.97亿元,比上年增加16.94亿元,对农村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见表3)。

      表3:     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按项目规模分组情况

 
项目个数(个)
每个项目平均投资额
数量
比上年增加
数量(万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3155
-426
578.15
28.8
500万元及以下
2402
-495
211.62
17.9
501-1000万元
386
10
732.61
-0.5
1001-5000万元
329
47
1864.00
-6.1
5001-10000万元
25
6
6966.24
6.8
10001万元及以上
13
6
18888.92
4.6

   
    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仍主要是以自筹和利用外资为主。在全部农村固定资产中,自筹资金1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全部投资资金的67.3%;利用外资28.4亿元,增长14.9%,占全部投资资金的15.6%。
    2001年本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是有序发展的,投资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1)私营经济投资略有下降。2001年私营经济完成投资27.05亿元,比上年下降0.3%,占全部农村投资的比重也下降了2.1个百分点。(2)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减少10.87亿元。(3)各类银行、信用社等提供的贷款11.54亿元,比上年下降17.2%。金融机构贷款的减少,使农村投资资金进一步紧张。
   
                         撰稿:熊 玲 核稿:费彩运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