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信心止跌回升 企业景气指数略有下降
——一季度上海企业景气观察及二季度走势判断
 一季度,在上海国民经济运行各项指标稳步增长,捷报频传的鼓舞下,企业家们对宏观经济景气态势评估明显改善。最新的上海市企业景气调查显示,本市企业家信心指数止跌回升,高于去年四季度和年初预测值。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开局,生产和效益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但受季节以及国内外各种经济制约因素的影响,一季度本市企业景气指数出现预期的惯性下滑。
一、信心先行,企业景气小幅波动
今年以来,本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1-2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33.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8%,国民经济各主要指标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本市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现状也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态度。据调查,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6.1,分别比去年四季度和年初的预计数上升5.4点和7.6点,指数由“微景气”区间再次回升至“相对景气”区间运行,止跌反弹信号明显。其中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依然排各行业之首,为171.8,对本行业发展状况表示“乐观”的企业占七成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本季度上升8.8点,从去年四季度的“不景气”区间,回升至“景气”区间(详见表1)。
表1: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单位:点)
一季度
|
去年四季度 |
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升降
|
||
实际数
|
预计数
|
|||
全市合计 |
116.1
|
108.5
|
110.7
|
5.4
|
工业 |
106.8
|
98.3
|
101.3
|
5.5
|
建筑业 |
134.0
|
112.5
|
110.0
|
24.0
|
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113.5
|
110.6
|
112.8
|
0.7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107.9
|
101.6
|
99.1
|
8.8
|
房地产业 |
171.8
|
172.9
|
176.5
|
-4.7
|
社会服务业 |
130.4
|
102.0
|
113.2
|
17.2
|
一季度,本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22.9,继续运行于“较为景气”区间,但比去年四季度下落3.6点,出现预期的小幅惯性下滑,但仅一成的企业认为本季综合生产经营状况“不佳”,而认为“良好”的占三成以上。除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回落至“相对景气”区间外,其余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均继续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增长幅度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建筑业,景气指数分别比去年四季度上升22.2点和20.6点(详见表2)。
表2: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单位:点)
一季度
|
去年四季度 |
一季度比去年四季度升降
|
||
实际数
|
预计数
|
|||
全市合计 |
122.9
|
125.2
|
126.5
|
-3.6
|
工业 |
112.1
|
122.8
|
126.5
|
-14.4
|
建筑业 |
134.4
|
114.6
|
113.8
|
20.6
|
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128.3
|
129.8
|
130.1
|
-1.8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139.6
|
121.7
|
117.4
|
22.2
|
房地产业 |
148.8
|
148.5
|
149.0
|
-0.2
|
社会服务业 |
129.9
|
123.6
|
127.5
|
2.4
|
二、高低起伏,各行业企业景气表现各异
一季度,本市企业景气指数尽管出现小幅惯性下滑,但从总的情况看,企业生产(业务)总量、效益以及资金状况要好于去年同期。其中生产(业务)总量景气指数为107.9,比去年同期上升2.1点;利润总额景气指数为98.4,比去年同期上升1.6点;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为100.7,比去年同期上升14.4点。
从各行业企业景气具体表现看,则各具特点:
1、工业企业运营质量有所提高,但运营形势低于预期。统计资料显示,今年头两个月,本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格局,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3.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景气指数由“较为景气”区间回落至“相对景气”区间,为112.1,分别比去年四季度和年初的预计数减少14.4点和10.7点。调查显示,本市工业企业的运营质量有所提高。运营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企业效益、资金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改善。其中企业利润总额景气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8.1点;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上升14.7点;生产成本景气指数上升13.1点。
在被调查的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企业景气指数低于去年同期,占59.4%。其中景气度较低的行业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四个行业。
目前,制约工业企业景气提升的首要症结是“订货不足”。一季度,本市工业企业表示“订货饱满”的不到一成,景气指数为79.7,比去年同期下降19.2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其中订货情况最好的股份制企业的景气指数也仅有97.1,仍低于“景气”临界点,国有控股企业的订货情况要低于平均水平,景气指数仅为74.8。此外,工业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趋势仍未减缓,也影响了企业景气的上升。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占51.9%,景气指数为51.3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6.7点,比去年四季度下降8点。
2、建筑业迎来新的春天。随着以提升上海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为目标的新一轮投资高潮的来临,今年以来,本市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势头。1-2月,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6%,以两位数的增长揭开了新一年投资序幕。在高投资、高增长的刺激下,本市建筑业企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在去年稳步攀升的基础上,再上台阶,本季双双进入“较为景气”区间,分别为134.0和134.4。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24点,企业景气指数上升20.6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36.7点,企业景气指数上升21.6点。建筑业企业景气提升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施工任务、工程量和利润都有较大的增长。一季度,工程合同签定数增加的企业占36.6%,景气指数为106.7,比去年同期上升19.9点;新开工工程量增加的企业占34.2%,景气指数达113.8;建筑产品实物工程量和施工产值景气指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5点和18.5点,为103.8和102.1;利润总额景气指数也上升15.1点,进入“相对景气”区间。
3、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景气平稳运行。一季度,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在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的共同带动下,继续在“较为景气”区间内平稳运行,企业景气指数为128.3,比去年四季度微挫1.8点,比去年同期上升3.1点,其中邮电通信业景气指数以159.8,依然居该行业之首,保持在“较强景气”区间稳定运行。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论从业务量、业务收入还是利润景气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出现转机。与去年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走势背离的现象不同,一季度本市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同时表现出较强的上升欲望,其中企业家信心指数由去年四季度的“微弱不景气”区间回升至“微景气”区间,为107.9;企业景气指数由“相对景气”上升至“较为景气”区间,为139.6。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景气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一季度节假日集中的季节因素,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包括提高居民收入在内的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体现。据统计,2001年,本市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去年增长9.9%和5.1%,增长幅度高于35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水平。调查显示,一季度商品销售增长的企业占五成,景气指数为128.7,其中零售业和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增加的达到六成左右。同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企业效益和外贸企业的出口情况要落后于销售的增长,其中利润景气指数继续在“微景气”区间徘徊,外贸出口景气指数本季则回落至“微弱不景气”区间。企业经营(营业)费用也有扩大的趋势,经营(营业)费用指数回落至“相对不景气”区间,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5、房地产业继续领先。一季度,本市房地产业继续一马当先,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居各行业之首。新年伊始,房地产企业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据统计,今年头两个月,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2.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1%,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景气调查显示,一季度新开工面积增加的企业占36.7%,景气指数为124.1,比去年同期上升16.5点;完成投资增长的企业占53.5%,景气指数为141.3,比去年同期上升16.7点。
商品房销售继续保持量增价升的发展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商品房预售面积景气指数上升19.2点;商品房销售面积景气指数上升12.1点;商品房销售价格分别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4.9点和14.3点。企业利润和资金情况也好于去年。其中利润总额增加的企业占40.5%,景气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3.2点;反映流动资金偏紧的企业不到二成,景气指数由去年的“微弱不景气”区间跃升至“相对景气”区间。
6、社会服务业景气温和提升。调查显示,一季度本市社会服务业企业景气继续保持温和提升的发展态势,企业景气指数分别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2.4点和7.3点,为129.9。企业业务量和效益水平都比去年同期有小幅提高。由于社会服务业行业跨度大、服务面广、服务内容各有不同,因此各子行业走势有着较大的差异。从总体情况看,公共设施服务业、租赁服务业、旅游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情况较好,而居民服务业和娱乐业景气状况则相对较弱(详见表3)。
表3:社会服务业景气指数(单位:点)
一季度
|
去年同期
|
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减
|
|
企业景气指数 |
129.9
|
122.6
|
7.3
|
其中:公共设施服务业 |
151.6
|
147.4
|
4.2
|
居民服务业 |
90.9
|
65.8
|
25.1
|
旅馆业 |
123.7
|
124.9
|
-1.2
|
租赁服务业 |
150.0
|
----
|
----
|
旅游业 |
151.3
|
----
|
----
|
娱乐服务业 |
50.0
|
62.5
|
-12.5
|
信息咨询服务业 |
138.9
|
137.5
|
1.4
|
三、稳步回升,二季度本市企业景气向好
调查显示,企业家对二季度宏观经济前景预期表示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将继续在“相对景气”区间小幅攀升,比一季度上升1.7点,为117.8。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企业家对未来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有所保留外,其他各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详见表4)。
表4:企业信心指数(单位:点)
一季度 | 二季度(预计) | 二季度比一季度升降 | |
全市合计 | 116.1 | 117.8 | 1.7 |
工业 | 106.8 | 109.6 | 2.8 |
建筑业 | 134.0 | 138.5 | 4.5 |
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113.5 | 125.4 | 11.9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107.9 | 102.9 | -5.0 |
房地产业 | 171.8 | 162.9 | -8.9 |
社会服务业 | 130.4 | 133.6 | 3.2 |
预计二季度,全市企业景气指数将比一季度上升7.1点,达130。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将继续维持在“较为景气”及以上区间运行。其中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有望率先进入“较强景气”区间(详见表5)。
表5:企业景气指数(单位:点)
一季度 | 二季度(预计) | 二季度比一季度升降 | |
全市合计 | 122.9 | 130.0 | 7.1 |
工业 | 112.1 | 124.1 | 12.0 |
建筑业 | 134.4 | 136.1 | 1.7 |
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128.3 | 130.0 | 1.7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139.6 | 135.0 | -4.6 |
房地产业 | 148.8 | 151.2 | 2.4 |
社会服务业 | 129.9 | 138.2 | 8.3 |
与一季度节假日较多的情况相比,二季度本市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均将恢复正常运转。因此,预计二季度本市企业生产(业务)量将比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加,企业利润状况也将进一步改善,企业投资进一步加大,劳动力需求将有所上升。预计二季度生产(业务)量增加的企业超过半数,景气指数为124.4,比一季度上升16.5点;利润总额增加的企业占42.8%,景气指数为113.6,比一季度上升15.2点;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将分别上升5点和3.8点,其中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预计将进入“景气”区间。
预计二季度,工业企业产品订货萎缩状况将有所好转,产品订货增加的企业将占46.2%,景气指数比一季度上升27.8点;生产总量增加的企业将占56.9%,景气指数上升26.4点;产品销售量增加的企业将占51.9%,景气指数上升24.6点;利润总额增加的企业将占47.3%,景气指数上升23.3点;工业设备预期利用率将有望达到82.2%;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预计比一季度上升12点,景气指数再次回升至“较为景气”区间。
调查情况表明,企业家们对二季度的景气展望明显趋于乐观。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必要的力度,一些扩大和培育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相继出台。今年头两个月本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吸收外资增势强劲等一系列利好信息,对本市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据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显示,上海国民经济景气指数继续稳定在正常的“绿灯区”中部运行,其中银行存款、企业存款、地方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先行指标均达到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促进企业景气回升的动力正逐步增强。由此我们认为,年初预计的本市企业景气指数将于下半年回升的结论,将有望在二季度提前实现。但考虑到长期困扰企业的市场、资金偏紧,企业自身能力还较弱等制约因素的影响,预计企业景气指数仍比去年同期低3点左右。
注:
为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企业景气指数,我们将景气区间作如下划分: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 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 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 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 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 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 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 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 20)为“较重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
撰稿:陈 雷 核稿:刘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