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上海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10月份,上海国民经济运行稳定向好,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高位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4.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月增长11.8%,增幅比去年同月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5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19.38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46.43亿元,增长11%。
一、宏观经济景气水平继续抬升
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国民经济综合景气水平继续抬升,10月份景气指数达到56,比9月份上升2点,比1月份和去年同月上升7点,达到2000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处于"绿灯区"上部、偏近"黄灯区"的位置,经济景气继续向"偏热"的方向发展。从各项景气指标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贷款、货物运输量、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等指标呈现稳步向上的态势,其中,外贸出口、地方财政收入上升的趋势尤为明显,外贸进口也进入"黄灯"区,这些指标的加快增长成为带动综合景气水平上扬的主要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产品产销率、商业库存、居民消费价格等指标运行较为平稳;而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股票交易额、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与上月相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10月份,本市工业生产秉承了今年以来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势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82.1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1.9%,创今年以来的单月增幅最高记录,增幅比去年同月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7.2%,重工业增长24.3%。重工业增幅领先轻工业7.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主要工业集团公司完成产值增长加快。10月份,一些主要工业集团公司的部分企业坚持节日加班生产,使当月产值增长加快。其中,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上海市有色金属总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和上海市电气(集团)总公司完成产值分别增长72.2%、40.7%、25.5%和10.5%。二是区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区县工业完成产值的增长速度逐月加快,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10月份,区县工业完成产值303.94亿元,增长25.6%,增幅同比提高23.3个百分点。三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继续保持领先增长。10月份,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3.39亿元,增长24.2%,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长水平。四是主要产品产量增幅加大。10月份,本市生产轿车4.05万辆,增长81%;家用洗衣机10.24万台,增长25%;微型电子计算机6.33万部,增长80%;彩色电视机13.65万台,增长84%。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1-10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2.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主要特点: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强劲增势。1-10月份,房地产投资完成656.04亿元,增长3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6.4个百分点。投资额和增幅均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对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二是受市重大建设项目的拉动,基本建设投资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1-10月份,全市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30.53亿元,增长26.3%,增幅比1-9月回落5.2个百分点。三是地方投资领先增长。1-10月份,地方完成投资1553.93亿元,增长27.8%,增幅比中央投资快2.7个百分点。四是第三产业投资力度有所减缓。1-10月份,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35.14亿元,增长22.6%,增幅分别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低8.5个和17.5个百分点,比1-9月回落3.7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创历史新高
10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183.3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8.7%,增幅比去年同月提高2.2个百分点,呈现出旺季旺销的态势。市场销售的主要特点:一是假日消费特征明显。“十一”长假,本市市场销售呈现出健康、有序、繁荣、活跃的景象。仅“黄金周”7天,全市266家大中型商业企业3500多个销售门店,共实现零售总额1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同时,365万国内外旅客的来沪观光,既形成了旅游热潮,又带动了本市的餐饮、宾馆服务业等营业额的大幅度上升。节日7天,全市餐饮业定点统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77.9万元,增长17.6%。二是吃、穿、用的商品销售额全面增长。受“黄金周”带动,10月份,本市吃、穿、用的商品销售额分别为77.25亿元、25.14亿元和79.58亿元,分别增长8.4%、7.7%和9.3%。三是非公经济商业继续保持领先增长。10月份,本市非公经济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74.58亿元,增长77.1 %。其中,增势强劲的是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66%和64.4%。
五、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呈高速增长态势
随着市政府制定的加快建设跨国采购中心、全力推进“大通关”工程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决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本市外贸出口逐步扭转了上半年增长缓慢的局面,实现了快速增长。10月份,本市完成外贸出口额29.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4.9%,增幅比上月提高7.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月提高3.2个百分点,成为自去年以来增幅最高的月份。从企业类型看,国有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增长。10月份,国有企业完成出口10.74亿美元,增长23.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18.06亿美元,增长38.7%,增幅高出国有外贸企业15.6个百分点。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皆呈快速增长之势。10月份,本市一般贸易完成出口12.22亿美元,增长42.5%;加工贸易完成出口16.81亿美元,增长32%;从出口市场看,本市对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出口全面增长。其中:对日本出口额增长32.7%;对美国出口额增长28%;对欧盟出口额增长26.8%;对香港出口额增长46.7%。
 本市吸收外资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10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379项,合同金额10.77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4.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月分别增长94.4%、35.5%和15.2%。
六、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略有回落
10月份,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月微降0.2%。从居民消费八大分类价格看,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三类价格呈上涨态势,分别上涨0.9%、0.2%和1.1%;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以及居住类价格均呈下降态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衣着类,下降4.8%。
撰稿:陈永奇 姚 敏 核稿:王善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