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本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据对市郊6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4年,本市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条件继续得到改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尤其是低收入农户消费水平增长步伐加快,呈现出农村居民共同奔向健康、美好生活的新气象。
一、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2004年,本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329元,比上年增长11.6%。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呈全面增长,增幅超过两成以上的有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2004年本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1、食品消费支出平稳增长。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191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食品消费品支出1837元,增长8.6%;在外饮食支出350元,增长14.2%,占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继续提高,比重同比上升了0.7个百分点。由于粮油提价,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粮、油支出分别增长31.4%、11.9%。
2、衣着消费支出增长一成多。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80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购买服装支出187元,增长12.6%,占衣着消费支出的66.8%;鞋类支出57元,增长6.5%。
3、居住消费项目有增有降。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447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购买商品房支出715元,增长15.8%;生活用电、用水分别增长25.6%、18.9%;购买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分别下降了5.4%、46.5%。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5.8%。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344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购买日常用品支出93元,增长15.2%;购买家用电器设备支出144元,增长7.2%;购买家具支出64元,增长77.7%。
5、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增长超二成。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720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购买交通工具支出204元,增长58.5%,主要是部分农村居民家庭年内添置了汽车;购买通信工具支出62元,下降22.1%,主要是前几年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快速普及,拥有量相对饱和所致;农村居民人均通信费支出277元,增长23.8%,通信费高速增长的态势已保持了近5年。
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幅仍处高位。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425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医疗费支出290元,增长44.1%,主要是农村进入老龄社会,老年农民易患病,因此农村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增长较快;购买药品支出109元,下降2.3%。
7、教育服务、休闲娱乐成为消费热点。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806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购买文教、娱乐用机电消费品支出159元,增长38.3%,主要是购买彩电、影碟机、照相机、家用计算机等消费品的拉动;人均学杂费支出460元,增长10.9%;旅游及休闲娱乐费为63元,增长1.2倍。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对预期收入的看好,旅游及休闲娱乐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时尚。
8、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较快。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17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购买首饰支出32元,增长22.9%;其他消费服务支出45元,增长34.4%。
二、生活条件继续得到改善
1、住房更宽敞了。2004年,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为199.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59.8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高出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9.5平方米。就居住面积而言,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加宽敞。
2、燃气更普及了。2004年,以液化气为主要炊事能源的农户所占比重为87.3%,比上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以电力为主要炊事能源的占3.7%,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使用柴草的农户则比上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使用柴草的农户在不久的将来就成为历史,而液化气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炊事能源。
3、耐用消费品更齐全了。2004年,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计算机23台,比上年增长55.2%;空调机55台,增长48.2%;摄像机2台,增长28.6%;微波炉44台,增长23.3%;移动电话112部,增长22.1%;彩电137台,增长9.6%;热水器66台,增长6.8%;洗衣机80台,增长6.2%;电冰箱85台,增长4.7%;摩托车91辆,增长3.4%。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稳步上升标志着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4、出行更方便了。据调查,2004年,农村居民住宅点到最近车站(码头)的距离在2公里以内的农户占73.3%,2-5公里的占23.3%,均比上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5-10公里以上的占3.3%,比上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10-20公里的降至0。农村居民住宅点与最近的车站(码头)距离进一步缩短,为农民走向城市、享受现代社会提供了便捷。
5、用厕卫生提高了。2004年,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比重为86.8%,比上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使用旱厕的比重为9.2%,无厕所的比重为4%,分别下降2.8个和1个百分点。使用水冲式厕所的户数增加,表明农村居民在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注重创建清洁卫生的环境。
6、上学距离更近了。近年农村基层撤乡并村较为频繁,教育部门在保证生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部分教学资源进行了重新整合,从而切实保证农家子女的就近上学。调查显示,距离居住点2公里以内的小学、初中分别占36.7%、38.3%,2-5公里的分别占58.3%、55%,5公里以上的仅占5%、6.7%。
三、低收入组农户消费水平增长加快
1、低收入组农户消费支出增长41.2%
 按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低至高五等分,分组数据显示,最低收入组的农村居民家庭2004年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增长,人均支出4076元,比上年增长41.2%,增幅高出全市农村平均29.6个百分点(见下表)。低收入组生活消费支出增幅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住房消费支出(4.4倍)、医疗费支出(2倍)、购买家具支出(1.1倍),表明解决温饱后的农民开始注重改善居住条件。
2004年各收入组生活消费支出及增长情况
指标 |
全市平均 |
低收入组 |
偏低收入组 |
中等收入组 |
偏高收入组 |
高收入组 |
生活消费支出(元) |
6329 |
4076 |
4914 |
5307 |
6992 |
10971 |
食品消费支出 |
2191 |
1697 |
1745 |
2034 |
2458 |
3161 |
衣着消费支出 |
280 |
138 |
204 |
288 |
318 |
479 |
居住消费支出 |
1447 |
935 |
1132 |
815 |
1541 |
3005 |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 |
344 |
165 |
249 |
365 |
375 |
602 |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 |
720 |
325 |
442 |
594 |
728 |
1626 |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 |
806 |
315 |
608 |
808 |
983 |
1397 |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
425 |
453 |
452 |
304 |
466 |
454 |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
117 |
48 |
82 |
101 |
123 |
247 |
生活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 |
11.6 |
41.2 |
33.5 |
-1 |
11.2 |
1.9 |
食品消费支出 |
9.3 |
13.5 |
11 |
6.5 |
7.1 |
10.1 |
衣着消费支出 |
12.0 |
29.7 |
33.9 |
2.1 |
2.8 |
11.6 |
居住消费支出 |
0.6 |
2.4倍 |
94.2 |
-33.1 |
31.6 |
-29.1 |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 |
15.8 |
2.5 |
17.9 |
45.4 |
23.2 |
2.5 |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 |
22.7 |
18.9 |
22.4 |
7.1 |
-7.3 |
58.5 |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 |
19.2 |
-0.3 |
7.2 |
20.2 |
13.4 |
38.8 |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
27.6 |
1.1倍 |
1.4倍 |
-24.2 |
2.5 |
5.2 |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
34.5 |
4.5 |
85.7 |
35.9 |
25.8 |
35.4 |
2、高低收入组生活消费支出差距较大  虽然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上年相比增长较快,但与高收入组支出相比差距还很大。2004年,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6元,低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二千多元,低于高收入组近七千元。高低收入组生活消费支出之比为2.7:1。其中,高低收入组居住消费支出差距最大,人均相差2070元;支出差距达千元以上的还有食品、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支出。
3、低收入组农民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对分组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组中的恩格尔系数高达41.6%,比高收入组(28.8%)高出12.8个百分点。按恩格尔系数的衡量标准,低收入组农户还处于小康的初级阶段,高收入组农户已跨入富裕行列。
 如把吃、穿、住、医疗作为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来比较,低收入组的这四项消费所占比重接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80%,高收入组为64.7%,差距达14.4个百分点。另外,低收入组农户全年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和家庭设备用品消费等享受型、发展型的消费支出增幅很小,说明低收入组农户日常生活还是以生存型消费为主,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仍是近阶段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
上海统计局 程 英 2005-03-28 上海统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