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本市企业景气状况 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本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平稳运行在“较为景气区间”,但稳中有降。企业景气指数自去年一季度以来持续走低,本季为134.7,比上季又下降了3.4点。而企业家信心指数自去年逐季回落以来,本季出现了小幅回调,上升了1.5点,升至135。主要生产类指标增幅减缓,景气指数有所下滑;而资金类指标景气指数有所上升。各行业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出现较大起伏,其他各行业走势稳健,在较窄范围内波动。预计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会有所改善,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将有小幅回升(见图1)。  图1 一、企业家对今年本市经济发展前景预期乐观 1、逾七成企业家对今年本市经济环境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广大企业家对今年上海整体经济环境充满信心。有74.4%的企业家表示“乐观”,其中6.8%企业家表示“非常乐观”;仅有2.1%的企业家表示“不乐观”;其余23.5%表示“一般”。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企业乐观情绪更为明显,分别有90.3%、84.5%和79.5%的企业表示“乐观”。 2、四成企业对本行业和本企业今年发展持乐观态度  与对整体经济环境的信心程度相比,企业家对本行业、本企业的评价相对保守。有41.4%的企业家对今年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表示“乐观”,超过半数(52.6%)的企业家认为“一般”;有45.1%的企业家对今年本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持“乐观”态度,50.3%的认为“一般”。 3、大型企业对今年发展形势更为乐观  大型企业中有81.5%的企业家对今年整体经济运行环境表示“乐观”,其中9.7%表示“非常乐观”;而仅有3.1%的大型企业表示“不乐观”。同样,大型企业对本行业和本企业今年发展也更有信心,分别有59.1%和67.2%的大型企业认为今年本行业和本企业的发展前景“乐观”。 二、各行业景气波动幅度不一 1、工业企业景气、信心指数双双下降  一季度,本市工业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增速减缓,企业景气指数为126.6,运行于“较为景气区间”,但比上季下降了9.5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7点,为2002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比上季下降了3.9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6点。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如生产总量、产品订货、产品销售、产品销售价格的景气指数均明显下滑(见图2)。其中占工业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制造业,本季企业景气指数比上季下降近10点。行业大类细分后发现,企业景气水平偏低的行业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等,这些行业均位于“相对景气”区间;而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行业稳定运行在较高位的“较强景气区间”。  图2 2、业务成本压力减小,交通运输业企业景气指数跃至“较强景气区间”  去年四季度,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交通运输业企业成本上涨严重,企业景气指数曾出现大幅下降,一度跌落至“较为景气区间”。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回落,业务成本压力稍有缓解,加之社会交通运输量大幅攀升、交运单价上涨、运输条件改善和企业效益提高,企业景气指数再次回升到“较强景气区间”。各行业中,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和航空运输业企业景气指数均明显上升,分别比上季度提高了20.9点、18.9点和33点。企业家对整体经济环境评价积极,信心指数上升近20点,为170.4,处于“较强景气区间”高位通道(见表1)。  表1  本市各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
行业 |
企业景气指数 |
企业家信心指数 |
|
一季度 |
比上季上升(点) |
一季度 |
比上季上升(点) |
总体状况 |
134.7 |
-3.2 |
135.0 |
1.5 |
工业 |
126.6 |
-9.5 |
123.8 |
-3.9 |
制造业 |
124.8 |
-9.9 |
121.5 |
-4.4 |
建筑业 |
146.4 |
2.0 |
153.2 |
16.6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55.5 |
17.9 |
170.4 |
19.9 |
批发和零售业 |
145.4 |
7.2 |
131.9 |
2.1 |
批发业 |
133.7 |
-0.1 |
121.9 |
-3.4 |
零售业 |
164.1 |
15.8 |
150.5 |
16.7 |
房地产业 |
150.1 |
-2.0 |
159.8 |
1.7 |
社会服务业 |
125.5 |
12.4 |
131.6 |
7.3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42.2 |
-3.6 |
150.9 |
3.8 |
住宿和餐饮业 |
141.1 |
2.1 |
158.7 |
16.4 |
住宿业 |
125.6 |
-11.3 |
155.2 |
7.8 |
餐饮业 |
164.6 |
19.6 |
164.3 |
22.4 |
3、房地产业新开工情况良好,景气、信心指数平稳运行于“较强景气区间”
 虽然3月份中央出台了房贷利率调整有关政策,随后银行调整了信贷重点,但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尚未显现。据向本市两大房地产企业集团了解,一季度新开工面积均都有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走出去”战略初现成效,外省市项目陆续开工,所占比重达新开工项目的1/4。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业企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较强景气区间”。今年一季度,新开工面积增加,新开工情况景气指数回升至2003年四季度水平;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升幅变动不大,为139.1;盈利良好,盈利变化景气指数虽比上季微落了2.6点,降至137.4,但仍位于“较为景气区间”(见图3)。
 图3 三、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时企业反映,目前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问题,外部因素在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资金筹措困难等方面;内部不足集中在企业管理不善、设备、技术落后、产品(服务)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见图4)。
 图4 1、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过猛,企业成本压力较大
 从2003年四季度开始,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瓶颈约束明显。今年一季度,有58.5%企业认为该问题成为影响经营的主要问题。其中工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影响尤为明显,均有六成以上的企业对此有所反映。工业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购进价格景气指数和建筑业材料购进价格景气指数落在“较为不景气区间”,分别为64.6和69.3。由此引起的成本压力过大也是各行业普遍受到困扰的难题。除交通运输业、住宿业外,其他行业生产、营业成本景气指数均位于景气临界值(100点)以下。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价格无法随之上涨或涨幅度达不到成本上涨幅度,企业生产经营利润被挤占,工业品价格呈"高进低出"的格局。工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回落了10点,为96.3,降至景气临界值以下。
2、需求相对不足
 一季度,除了批发零售业行业适逢春节,消费旺盛,订货有所上升外,其他行业产品订货、业务(服务)预定情况均不够理想,比上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2)。
 表2  本市各行业产品订货、业务(服务)预定景气指数
指标 |
一季度景气指数 |
比上季上升(点) |
工业产品订货 |
103.0 |
-17.7 |
建筑业工程合同 |
86.4 |
-33.2 |
交运业业务预订 |
107.0 |
-14.7 |
批发零售业购货合同 |
117.9 |
4.8 |
社会服务业 服务预订 |
93.9 |
-11.2 |
旅游客源 |
111.8 |
-33.0 |
信息传输业产品订货 |
95.7 |
-18.8 |
住宿餐饮业业务预订 |
83.1 |
-39.3 |
客房出租 |
90.4 |
-43.9 |
3、融资困难,资金供给趋紧  国家实施紧缩性信贷政策,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调查中,有28.8%的企业反映自央行加息以来,流动资金出现了一定的紧张。一季度,本市流动资金和企业融资景气指数分别为116.4和111.6。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仅为89.2,大大低于平均水平。制造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分别有66.7%、52.8%、34.7%、30.2%和25.3%的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同时这些行业分别有66.7%、42.5%、43%、43.6%和33.3%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 四、预计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将有所回升  从企业家对二季度的预期判断来看,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将会稳步上升。各主要生产指数景气值,也将有所回升(见图5)。  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将比本季微升1.9点,达137;企业景气指数将比本季上升6.1点,达140.8。而生产总量指数、盈利变化指数、流动资金指数、劳动力需求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和产品订货指数则分别上升26.6点、12.6点、0.3点、6.1点、7.4点和13.1点。  图5 注:景气区间的划分标准为: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10090]为“微弱不景气”区间,(9080]为“相对不景气”区间,(8050]为“较为不景气”区间,(5020]为“较重不景气”区间,20以下为“严重不景气”区间。  上海市统计局 冯瑶钧 2005-04-14 上海统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