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本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774项,比去年同期下降9.2%;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82.99亿美元,增长22.3%,其中增资合同金额51.41亿美元,增长31.8%,占全市合同外资金额的61.9%,比重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实际到位金额50.33亿美元,增长17%。
上半年本市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1、第三产业投资步伐继续加快
从吸收外资合同情况看,上半年,本市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46个,比去年同期下降44.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21.33亿美元,下降23.3%。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527个,增长1.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61.58亿美元,增长53.9%,占全市的74.2%,比重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房地产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重较大。房地产业合同金额22.27亿美元,增长1倍,占第三产业外资合同金额的36.2%,比重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同金额13.07亿美元,增长32%,占21.2%。另外,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合同金额分别为9.25亿美元、4.95亿美元和4.44亿美元,增长32.9%、76.6%和87%。
从吸收外资实际到位金额情况看,上半年,本市第二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5%,占全市的34.3%,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际到位金额32.98亿美元,增长14.6%,占65.5%。在第三产业内部,房地产业实到金额12.59亿美元,增长41.5%,占第三产业实到外资的38.2%,比重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到金额6.68亿美元,增长2.8%,占20.3%;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实到金额分别为3.44亿美元和1.11亿美元,增幅均超1倍,分别为1.4倍和2.9倍(见表1)。
表1 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单位:亿美元
产 业
|
合同金额
|
增长%
|
实到金额
|
增长%
|
全市合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其中:工业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金融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住宿和餐饮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82.99
0.08
21.33
20.61
61.58
22.27
13.07
9.25
4.95
4.44
2.42
2.05
1.75
0.60
0.34
0.33
|
22.3
33.3
-23.3
-25.5
53.9
1倍
32.0
32.9
76.6
87.0
25.4
-28.6
81.9
-37.9
66.4倍
1.1倍
|
50.33
0.09
17.26
17.12
32.98
12.59
6.68
4.51
3.44
2.13
1.42
0.70
1.11
0.27
0.02
0.12
|
17.0
80.0
21.5
21.7
14.6
41.5
2.8
-4.7
1.4倍
29.3
87.7
-80.9
2.9倍
-62.2
-34.2
-3.0
|
2、大项目投资力度持续增强
从合同项目看,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15个,合同金额64.4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金额的77.6%。其中制造业大项目30个,合同金额15.74亿美元,占第二产业合同金额的73.8%。全市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平均单个合同金额为560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43万美元,增长57.4%。其中规模较大的亮点项目有:日新租赁(中国)有限公司金融租赁项目,合同金额1.03亿美元;中凡硅科(上海)有限公司燃气、太阳能及类似能源的器具制造项目合同金额0.99亿美元,现代电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合同金额0.92亿美元,东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与资产管理项目合同金额0.51亿美元,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和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合同金额0.47亿美元。
从实到项目看,上半年,外商来沪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09个,实到资金27.79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的55.2%,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平均单个实到金额为254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7万美元。其中规模较大的亮点项目有:上海新陆一房地产有限公司实到资金1.65亿美元,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0.8亿美元,辉屹酒店设施设备租赁(上海)有限公司0.60亿美元等。
3、亚洲国家(地区)来沪投资强势不减
上半年,与本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的国家(地区)共62个。其中亚洲国家(地区)签约外资合同金额72.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占全市的87.6%,比重同比提高45.5个百分点。在亚洲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的合同金额就达62.22亿美元,增长2.7倍,占全市的比重达75%,居签约合同外资国家(地区)的首位;韩国的合同金额为1.91亿美元,增长31.8%,居第八位。其它国家(地区)如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的合同金额分别为4.07亿美元、2.7亿美元和1.3亿美元,下降24.1%、5.3%和10.4%,但仍居第二、第四和第九位。
上半年,欧洲签订合同金额8.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4%;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合同金额呈下降趋势,签订合同金额分别为3.03亿美元、0.88亿美元和0.05亿美元,下降51.4%、32.7%和94%。其中巴巴多斯、新西兰、瑞典和加拿大来沪投资则增长显著,合同金额分别为3.27亿美元、0.76亿美元、0.73亿美元和0.64亿美元,增长1.4倍、39.2倍、1.4倍和14.5倍,居第三、第十四、第十五和第十六位(见表2)。
表2 上半年合同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国别(地区)
|
位次
|
金额
|
比重(%)
|
增长(%)
|
全市合计
#中国香港
日本
巴巴多斯
新加坡
荷兰
美国
开曼群岛
韩国
中国台湾省
德国
法国
毛里求斯
英国
新西兰
瑞典
加拿大
西班牙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82.99
62.22
4.07
3.27
2.70
2.43
2.06
1.92
1.91
1.30
1.02
0.99
0.86
0.81
0.76
0.73
0.64
0.58
|
100
75.0
4.9
3.9
3.3
2.9
2.5
2.3
2.3
1.6
1.2
1.2
1.0
1.0
0.9
0.9
0.8
0.7
|
22.3
2.7倍
-24.1
1.4倍
-5.3
-
-63.8
-71.1
31.8
-10.4
-50.9
-28.5
-33.0
-23.6
39.2倍
1.4倍
14.5倍
-26.4
|
上半年,本市外商直接投资实到资金来自54个国家(地区)。其中亚洲国家(地区)实到资金25.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8%,占全市的50.1%,比重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在亚洲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的实到资金为16.48亿美元,增长85.1%,占全市的32.7%,比重提高12.1个百分点,居实到外资国家(地区)的首位;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的实到金额分别为5.05亿美元、2.12亿美元和0.78亿美元,居第三、第五和第十位。拉丁美洲实到资金14.02亿美元,增长26.6%,占全市的27.8%,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和巴巴多斯的实到资金分别为8.96亿美元、2.6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增长18.3%、9.3%和63.9%,居第二、第四位和第八位。欧洲、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实到资金分别为3.93亿美元、2.28亿美元、1.92亿美元和1.33亿美元,下降40.5%、22%、24.7%和19.1%(见表3)。
表3 上半年实到外资达5000万美元以上国家(地区) 单位:亿美元
国别(地区)
|
位次
|
金额
|
所占比重(%)
|
增长(%)
|
全市合计
#中国香港
英属维尔京群岛
日本
开曼群岛
新加坡
美国
毛里求斯
巴巴多斯
萨摩亚
中国台湾省
德国
奥地利
伯利兹
英国
荷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50.33
16.48
8.96
5.05
2.60
2.12
2.11
1.91
1.82
1.06
0.78
0.71
0.62
0.60
0.60
0.57
|
100.0
32.7
17.8
10.0
5.2
4.2
4.2
3.8
3.6
2.1
1.5
1.4
1.2
1.2
1.2
1.1
|
17.0
85.1
18.3
-2.3
9.3
9.9
-16.4
-24.9
63.9
-8.4
57.9
-71.4
4.1倍
-
6.9
-60.9
|
4、外商投资方式青睐独资
上半年,本市签订外商独资合同项目1579项,占全市合同项目的89%;合资项目179项,占10.1%;合作项目15项,占0.8%。签订独资合同金额6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2%,占全市合同金额的84%;合资合同金额11.36亿美元,增长1.8%,占13.7%;合作合同金额1.71亿美元,增长47.4%,占2.1%。本市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中,独资39.97亿美元,增长19.8%,占全市的79.4%;合资9.70亿美元,增长9.1%,占19.3%;合作0.66亿美元,下降15.4%,占1.3%。
5、总部经济发展良好,跨国公司核心功能集聚沪上
随着本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跨国公司总部进一步集聚,上海已成为我国总部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跨国公司的销售、资金管理、研发、共享服务和管理等核心业务功能有效提升上海辐射全国的城市功能。总部经济又为本市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大批跨国公司总部的入驻,为本市政府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6月,本市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达到201家,其中今年一季度新增17家;外资投资性公司达到171家,新增6家;外资研发中心254家,新增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