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上海迎接即将举行的世博会的关键一年。如何有效地改善市容市貌,让上海的明天变得更整洁、有序、美观、安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近期对本市1300位市民进行了一次市容环境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市民对当前市容环境的总体评判,以及对政府整治“脏乱差”效果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市民认为目前上海市容环境总体符合大都市形象;政府治理“脏乱差”行动得到市民积极评价;对世博会期间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充满信心;对治理“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的认识比较理智。
一、逾九成市民认为上海市容环境总体符合大都市形象
调查中,当问及“目前上海市容环境总体是否符合大都市形象”时,认为“符合”的占33.5%,认为“基本符合”的占60.5%,两者合计为94%;认为“一般”的占5.4%;而认为“不符合”和“说不清”的分别占0.4%和0.2%。近期,上海加大了对户外广告设置不合理、不规范或破损现象的清理和拆除,目前全市20层以上高层楼顶户外广告和非商业广告设施已基本完成整治,人民广场周边的楼顶、墙面、地面广告明显减少,延安西路、天目西路、杨树浦路等路段已基本实现了无地面广告设施;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4分法”试点的居住区已达到1000多个,中心城区的52条道路及相关公共场所区域均已配置“二分类”废物箱;各区县还加大了对楼宇灯光修葺及绿化地带的管理等。上述这些整治措施的落实到位,大大改善了上海市容环境,这是市民对市容环境总体评价较高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治理“脏乱差”行动得到市民积极评价
当问及“与去年相比,上海市容市貌总体是否有所改善”时,认为有“明显改善”的占44.2%,认为“有所改善”的占55%,而认为“没有变化”和“变差”的分别占0.7%和0.1%。从市民对九大类市容环境整治效果的评价看,认为与去年相比,有“明显改善”或“有所改善”的比重都较大,而认为“没有变化”和“变差或说不清”的所占比重很小。这表明,市民对政府治理“脏乱差”顽症普遍持积极评价(见表1)。
表1 市民对市容环境整治效果的评价 单位:%
调查内容
|
明显改善
|
有所改善
|
没有变化
|
变差或说不清
|
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
|
37.7
|
56.5
|
5.6
|
0.2
|
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
|
33.8
|
55.6
|
10.4
|
0.2
|
行人乱穿马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
29.1
|
61.3
|
9.2
|
0.5
|
公共设施、户外广告设置不合理不规范或破损
|
40.6
|
55.5
|
3.0
|
0.9
|
不文明行车及车辆乱停放
|
29.0
|
59.3
|
10.9
|
0.8
|
违章搭建、沿街商铺占用人行道
|
37.4
|
53.4
|
8.8
|
0.4
|
在公共场所乞讨
|
35.5
|
51.2
|
12.2
|
1.0
|
破坏绿化及公共设施
|
50.5
|
46.8
|
2.4
|
0.2
|
宠物粪便影响绿化及小区环境
|
17.1
|
57.2
|
23.2
|
2.4
|
三、市民对世博会期间市容环境明显改观充满信心
调查中,认为“世博会期间市容环境肯定会有明显改观,世博会后也会越来越好”的占74.4%。这表明,大多数市民对上海市容环境改善充满信心。但也有部分市民对上海市容环境的根本改观持有疑义和担心,认为“世博会期间市容环境肯定会明显改观,世博会后说不准”的占22.2%;认为“市容环境改观并非易事,世博会后又是老样子”的占2.5%。这表明,要使上海市容环境更整洁、有序、美观、安全,且长期保持,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任重道远。
四、市民对治理“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的认识比较理智
调查中,对禁止或取缔“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持坚决支持的占89.2%。其主要理由(多选,按顺序排列):认为“造成周边环境脏乱差、影响市容”的占88.5%,认为“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差”的占73.2%,认为“妨碍行人行车、造成安全隐患”的占68.1%,认为“噪声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占64.4%,认为“各种纠纷不断、影响社会治安”的占47.7%。
对禁止或取缔“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持不完全支持的占10.8%。其主要理由是认为“目前从事乱设摊、夜排档、马路市场的人员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就业难,以摆摊谋生,可以理解”且占了绝大多数。调查中,支持“可以通过科学管理,疏堵结合,使之规范化”的占64.5%,认为“目前取缔方式过于简单,效果差,影响社会和谐”的占41.1%。
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持“不能容忍”的比重为92.8%;认为在“部分情况下,情有可原”的比重为7.2%,其主要理由是目前马路、车站等公共场所确实存在垃圾桶、公厕、公共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偏少的问题,不能满足需要。如果能真正从解决“硬件设施”入手,增加基础设施的合理布点,这不仅会使上述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管理的实效。
五、改善市容环境坚持标本兼治最重要
调查中,当问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时(多选),认为应“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的占87.2%;“加强监督和管理,疏堵结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占85.9%;“改善和增加公共设施,方便市民”的占85.7%,“依法治理,加大处罚力度”的占83%,“加强文明行为宣传和教育”的占81.7%。由此可见,要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实现标本兼治,已成为上海绝大多数市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