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一季度,本市固定资产投资932.1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1%,降幅比1-2月扩大3.8个百分点,呈现出逐月扩大的走势。从构成看,建设改造投资400.85亿元,下降22.9%;房地产开发投资468.4亿元,增长11.3%;农村集体投资62.88亿元,下降14%。
1、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好增长,但增幅呈现逐步回落
一季度,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延续上年较好的增长势头,投资468.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已连续两个月超过5成,达到50.3%;增幅为11.3%,逐月回落(见图1)。其中,住宅和其他用房投资增势较好,分别投资293.1亿元和83.58亿元,增长18.5%和33.4%;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分别投资45.99亿元和45.73亿元,下降20.3%和14.1%。
图1 一季度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走势与去年同期比较
2、工业投资小幅增长,制造业投资走势较好
1-2月,本市工业投资以小幅下降开局,而3月份投资规模放量,一季度投资出现小幅增长,投资205.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4%;占全社会投资的22.1%,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见图2)。从产业构成看,制造业领域投资走势较好,投资173.48亿元,增长4.5%,其中工业六大重点发展行业投资105.41亿元,增长10.5%,除精品钢材制造业投资下降外,其他五大行业投资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在台积电、华力微电子及集成电路中试线等项目的拉动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呈现成倍增长,投资47.73亿元,增长1.5倍。而水电煤生产供应领域投资则大幅下降,其中,电力投资下降2.9%,自来水、煤气生产供应投资下降均超过40%。
图2 一季度本市工业投资走势与去年同期比较
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度回落
2011年是世博会建设热潮结束后的第一年,也是本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一季度,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仍处于较缓慢释放的阶段,而去年同期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则是整个“十一五”时期的最高值。因基数较高,一季度,本市基础设施投资降幅较大,投资175.41亿元,下降40.1%;占全社会投资的18.8%,比重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见图3)。从内部结构看,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公用设施分别投资24.31亿元、75.87亿元和75.22亿元,下降2.9%、53.9%和27%。
图3 一季度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走势与去年同期比较
二、一季度本市固定资产投资走势特点
1、大项目个数明显减少,投资进度明显放缓
一季度,本市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149个,而去年同期为177个,减少28个,其中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2个,而去年同期为18个,减少6个。从减少项目涉及领域看,主要是由浦东机场扩建等一系列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结束及大量世博园区场馆和园区周边道路配套项目竣工等因素引起的。从项目完成情况看,完成投资逾亿元的项目68个,而去年同期为120个,减少近一半,项目投资进度明显趋缓。
2、部分行业完成投资降幅较大
一季度,本市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行业完成投资出现较大的降幅,是造成全市投资整体滑落的又一主要原因。如因京沪高铁、沪杭客运专线等一些去年正处于施工的大型铁路项目临近收尾,今年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56%;因去年同期世博会各类展馆投资处于高峰值,今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70.2%;因去年同期浦钢搬迁工程投资释放较快,而今年剩余工作量已不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80.1%。另外,城市公共交通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等投资规模超过40亿元的行业投资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幅。
3、非国有经济投资走势好于国有经济投资
一季度,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势好于国有经济投资的态势。国有经济投资开局便呈现下降态势,投资307.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2%;非国有经济投资624.78亿元,增长6.6%。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近4:6调整至近3:7。从项目看,台积电、华力微电子、中海船舶、奥特斯设备购置等一批投资逾亿元的项目领先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从经济类型看,港澳台、外商投资增幅分别超过50%和40%,同时带动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