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本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上升2.7点,在连续6个月运行于收缩区后,有所回升,重又站上临界值(见图1)。调查显示,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项指数均运行在临界值及其上方,呈“四升一降”格局,其中从业人员指数、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拉升采购经理指数1.4点、1点、0.4点和0.3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下拉指数0.4点。非构成制造业PMI的4个分项指数与上月相比三升一降(见附表1)。数据表明,2月份本市制造业经济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影响,有所回暖,出现积极变化。
图1 本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走势
一、企业生产止跌回稳,库存缩减放缓
2月份,生产指数为50,比上月升1.4点,在1月份跌落收缩区后,本月回升至临界值50(见图2)。数据表明,本市制造业经济生产止跌回稳。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生产均出现较大升幅。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状况的采购量指数为47.3,比上月上升0.9点,连续第10个月位于收缩区。其中,进口指数为46.8,上升2.2点,连续第10个月位于收缩区。数据表明,受生产和订单回稳的影响,本市制造业企业采购活动虽仍不活跃,但跌幅收窄。
图2 PMI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和进口指数走势
二、订单需求有所回暖,国外需求跌幅收窄
2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7,上升3.4点,在连续第6个月运行于收缩区后,本月回升至扩张区(见图3)。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3,大幅上升7.5点,虽连续第7个月运行于收缩区,但本月升至临界值附近,显示出口已基本企稳;积压订单指数为48.2,略降0.1点,连续第10个月位于收缩区。数据表明,本市制造业面临的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国外需求跌幅收窄,趋于平稳。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企业订单均出现较大升幅。
图3 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积压订单指数走势
三、企业用工状况有所好转
2月份,从业人员指数快速回升6.9点达50.5,在连续2个月运行于收缩区后,本月回升至扩张区(见图4)。数据表明,本市制造业企业面临的“节后用工荒”已基本好转,随着企业生产的恢复,就业市场回升,用工状况明显改善。分行业看,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节后雇员恢复较快。
图4 PMI从业人员指数走势
四、两大库存指数均现回升
2月份,本市制造业企业两大库存指数均出现上升,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升幅为3.2点,升至50.8,在连续9个月位于收缩区后,本月回升至扩张区;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1,升幅为0.4点,在连续4个月运行于收缩区后,再度升至扩张区(见图5)。数据表明,本市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止跌回升,企业开始原材料库存回补,为下阶段生产回升积蓄动力。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企业采购意愿提升,原材料库存水平升势明显。
图5 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与原材料库存指数走势
五、企业仍然面临原材料短缺等问题
2月份,有四分之一的企业反映运行中存在问题。其中,企业反映原材料短缺(占21.4%,比上月升3.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脱期(占20.6%,升8.5个百分点)、资金紧张(占19.8%,降4.4个百分点)和原材料涨价(占16.7%,升8.6个百分点)等问题较为集中。此外,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还包括: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且波动剧烈、劳动力短缺、订单大幅减少、原材料质量下降、人民币汇率上升、进出口报关或审批太慢及供应商订单条件苛刻等情况(见图6)。这些问题也表明国内供应商产品质量亟待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仍堪忧,且因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广泛影响下游制造业,商品价格的强势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企业反映价格上涨的品种主要有猪肉、原油、汽油、柴油、电缆、贵金属、镍、铜、锌、砂石、聚氯乙烯、塑料粒子、粘胶、钛白粉和硬盘,价格下跌的品种有酒精、甲醛、棉纱、煤炭、马口铁、碳钢管和铸件,同时反映价格上升和下降的品种有白砂糖、钢材和铝锭。
企业反映的已持续两个月以上供应短缺的原材料包括猪肉、铝粒、石脑油、泥石料、背光材料、电感、连接器、电阻、集成电路、硬盘和基板。
图6 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分布
六、全球制造业稳步增长
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1,比上月略降0.2点(2月份指数修正为51.3),连续第3个月位于扩张区。从各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为52.5,比上月上升0.9点;新订单指数为51.3,下降0.4点。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经济稳步回升,生产及订单皆呈增长态势。
分国家和地区看,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比上月小幅提升0.5点,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这表明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加快生产,采购活动趋于活跃,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为平缓。欧元区指数为49,略升0.2点,连续第7个月运行于收缩区,表明欧元区制造业仍呈收缩态势,但幅度放缓。英国指数下滑0.9点至51.2,连续第2个月位于扩张区。美国指数下滑1.7点至52.4,表明美国制造业经济增长趋于平稳。日本指数为50.5,略降0.2点,连续第3个月位于扩张区,表明日本制造业产出复苏势头可能较为温和,日元走强以及对海外需求的疑虑给制造商带来压力。
2月份,在全球编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28个国家中(以色列、新加坡和新西兰尚未公布2月指数),美国等19个国家位于临界值上方,涨幅领先的国家主要为南非(见附表2)。
图7 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附表1 2月份本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情况 单位:点
指标
|
2
月份
|
比上月增减
|
区间
|
趋势
|
PMI
|
50.4
|
2.7
|
扩张区
|
首月
|
生产指数
|
50.0
|
1.4
|
临界值
|
首月
|
新订单指数
|
50.7
|
3.4
|
扩张区
|
首月
|
新出口订单指数
|
49.3
|
7.5
|
收缩区
|
连续第7个月
|
原材料库存指数
|
50.8
|
3.2
|
扩张区
|
首月
|
从业人员指数
|
50.5
|
6.9
|
扩张区
|
首月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
50.1
|
-2.5
|
扩张区
|
连续第2个月
|
积压订单指数
|
48.2
|
-0.1
|
收缩区
|
连续第10个月
|
产成品库存指数
|
50.1
|
0.4
|
扩张区
|
首月
|
采购量指数
|
47.3
|
0.9
|
收缩区
|
连续第10个月
|
进口指数
|
46.8
|
2.2
|
收缩区
|
连续第10个月
|
购进价格指数
|
54.4
|
8.8
|
扩张区
|
首月
|
附表2 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序号
|
国家
|
权重(%)
|
2 0 1 1
年 月 份
|
2012
年月份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
|
2
|
|||
1
|
美国
|
28.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日本
|
1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中国
|
7.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德国
|
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英国
|
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法国
|
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意大利
|
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印度
|
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巴西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加拿大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韩国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西班牙
|
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澳大利亚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荷兰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俄罗斯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土耳其
|
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瑞士
|
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波兰
|
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奥地利
|
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南非
|
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丹麦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以色列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新加坡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希腊
|
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爱尔兰
|
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
捷克
|
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新西兰
|
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匈牙利
|
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于临界值上方国家合计
|
24
|
24
|
25
|
23
|
18
|
14
|
14
|
12
|
6
|
12
|
16
|
19
|
||
位于临界值下方国家合计
|
4
|
4
|
3
|
5
|
10
|
14
|
14
|
16
|
22
|
16
|
12
|
6
|
注:“☆”为制造业PMI在临界值50及以上,“×”为临界值以下,“□”为尚未发布,国家与地区的权重由世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