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本市林地面积稳步增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上海市统计局 2012-04-12

2011年,本市林业实现产值7.61亿元,比上年下降4.9%,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林业产品产量明显下降。由于林业生产的特殊性,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市加大投入保持了林地面积的增长。

1、林地面积稳步提高

2011年末,本市实有林地面积97251公顷,比上年末增长0.7%。其中:商品林面积17795公顷,基本持平;公益林面积68853公顷,增长0.8%;育苗面积10603公顷,增长1.8%。通过积极努力、稳步推进,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林地面积稳步增加。

2011年末,本市远郊实有林地面积61170公顷,比上年增长0.8%,近郊为17006公顷,增长0.9%,近、远郊林地面积同步增长。远郊林地面积占总量的62.9%,数量大、分布广,面积逐年稳步增加,一直是本市林业发展的支柱。

分区县看,除闵行区外,其余各区县年末实有林地面积或持平或增长。其中,宝山区、嘉定区、松江区、奉贤区林地面积增幅超过1%,崇明县、金山区超过0.5%。商品林面积增加较快的有宝山区、嘉定区、奉贤区和松江区,分别增长2.5%、1.7%、1.4%和1.1%。公益林增加较快的有嘉定区、崇明县、松江区和奉贤区,分别增长1.9%、1.4%、1.2%和1.2%。

2、林业生产重点突出

2011年,本市人工造林面积885公顷,比上年下降34.4%。按林种用途分,经济林105公顷,占11.9%;防护林605公顷,占68.4%;其他175公顷,占19.7%。新增育苗面积52公顷,增长10.6%。四旁(零星)植树92.02万株,下降56.8%。按照规划,本市林业生产的重点是“四类”公益林(包括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防污染隔离林、通道林)、经济果林和“四旁”林(包括村旁林、水旁林、路旁林、宅旁林)。随着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四类”公益林、“四旁”林已成为本市林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本市林地养护规格较高,均为一级或二级养护。其中一级养护林面积超过九成,为实现“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造林最高目标创造了条件。

2011年,本市林业产品总体下降。苗木产量3234.76万株,比上年下降48.3%。木材采伐量0.44万立方米,下降25.4%。竹材采伐量193.92万根,增长24.8%。

3、生态环境持续提升

2011年,本市积极推进外环生态专项、大型公共绿地建设,新建各类绿地10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00公顷。辰山植物园建成亚洲最大展览温室,实现全面开放;外环滨江二期、七宝文化公园、炮台湾公园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嘉定、宝山、青浦等新城的公园绿地陆续开工建设。继续推进京沪高铁、崇启高速公路沿线等绿色廊道,以及农田林网、农村“四旁林”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推进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治理专项工作,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0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2.6%。

4、绿化景观有效固化

2011年,本市积极推进花卉景观常态布置,每季布置花坛花境14公顷,人民广场、外滩等重点区域绿化景观品质明显提升。推进林荫道路创建,制定《本市林荫道路创建评定办法(试行)》,在市区13个路段开展示范点建设。加强公园管理,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友谊、宜川等老公园已经完成改造。推进立体绿化示范区建设,完成屋顶绿化10万平方米,其他立体绿化3万平方米,绿化景观明显优化和常态化。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