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

上海市统计局 2012-04-18

一季度,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27.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

本市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1、春节前移,节庆消费提前释放

今年春节比去年提前了10天,与2011年圣诞节、跨年迎新和元旦3天假期相距较近,节庆消费年前释放。据市商务委统计,圣诞节周末3天(2011年12月23~25日),抽样调查近百家商业企业,共实现营业额15.30亿元,比上年圣诞节周末同期增长60.8%。元旦4天(2011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3日),451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共实现营业额63.29亿元,同比增长17.6%。

2、穿的商品增幅领先,吃、用、烧的商品增长趋缓

一季度,本市限额以上企业穿的商品销售旺盛,实现零售额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几类商品;吃、用、烧的商品增长趋缓,分别实现零售额334.91亿元、700.14亿元和107.51亿元,增幅分别为7%、8.9%和10.6%。

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类别
零售额(亿元)
增幅(%)
合计
1327.06
9.5
吃的商品
334.91
7.0
穿的商品
184.5
17.0
用的商品
700.14
8.9
烧的商品
107.51
10.6

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销售旺盛

受物价上涨和品牌升级调整双重因素影响,本市服装类商品均价总体水平不断升高,带动了大型百货、专卖店穿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一季度,本市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8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

4、通讯器材、文化用品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

受益于3G更新换代和消费升级影响,通讯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消费品牌集中于新上市的“苹果”及“安卓”类通讯电子产品以及文化办公用品类产品,高端化升级趋势明显。一季度,本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增幅在所有25类商品中居首位;其次,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6.47亿元,增长19.4%。

5、家电类商品销售下降

一季度,本市限额以上企业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77.3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3%。主要原因是家电补贴政策退出促使销售提前集中释放,导致年初销售疲软。2011年12月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到期,当月“以旧换新”零售额同比增长1.1倍,提前释放部分需求;同时,去年同期适逢家电以旧换新高峰,销售基数较大。

6、金银珠宝类商品增幅回落

一季度,本市限额以上企业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4.65亿元,增长1.5%,增幅同比回落25.6个百分点。造成回落的原因:一方面,金价在今年年初出现高位回落盘整,市场出现观望情绪;另一方面,去年金价一路走高,市民投资意识增强,销售明显上升,造成基数较高。

7、无店铺零售业态继续保持对传统业态的竞争优势

从零售业态看,无店铺销售依旧是发展最快的业态之一。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法人企业中,无店铺零售业态实现零售额54.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1.3%;其中网上商店实现零售额35.56亿元,占无店铺销售零售总额的65.7%,增长73%,增速居各类业态之首。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