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末,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为960.24万,占全部常住人口的40.3%。其中,逾7成为农民工(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农业户籍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不仅是本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市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力量。本调查数据来源于2012年城乡住户一体化摸底及开户调查,调查对象为1316个农民工家庭(含家庭户和集体户)。
一、居住形式:以家庭户为主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户占8成以上,以夫妻同住和3口之家为主,户均人口为2.2人。其他为居住在工棚、集体宿舍等工作场所或多人租住一室的集体户。
二、居住类型:多为普通住宅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居住在普通住宅(如公寓等)的占78%,居住在集体宿舍和工棚的占19.4%,居住在餐馆、发廊、集贸市场、商铺等工作地的占2.6%。
三、房屋来源:逾七成租赁私房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租赁私房的占73.9%,租赁公房的占4.5%,其他为雇主提供或自购商品房等(见图1)。
图1 本市外来农民工房屋来源
四、居住面积:较为狭窄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户平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12.3平方米,低于本市城镇家庭常住户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标准。
五、房屋样式:较为陈旧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居住在无独立厨卫的老式楼房(平房)的占40.6%,居住在农村单栋楼房的占13.6%,居住在农村单栋平房的17.2%,居住在配有厨房、厕所等公寓式住宅的占28%(居住在1居室单元房的占12.2%、2居室单元房占9.7%、3居室及以上单元房占6.1%),居住在其他设施简陋住宅的占0.6%。房屋房龄在30年及以上的占38.9%,30~20年的占31.4%,20~10年的占18.5%,10年以下的仅占11.2%。
六、房屋设施:配置不全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居住的房屋中未配置洗浴设施的占57.5%,有家庭自装热水器的占22.4%,其他(单位供热水,使用简易热水器等)占20.1%。厕所独用的占26.6%、合用的占40.1%,房屋内没有厕所的占33.3%。
七、房租支出:差异明显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月均房屋租金为538元。其中,中心城区达1279元,浦东新区为523元,近郊地区(含闵行、宝山、嘉定、松江4区)为513元,远郊地区(含金山、青浦、奉贤、崇明4区县)为326元(见图2)。
图2 本市外来农民工家庭月均房屋租金
八、保障性住房:尚未完全覆盖
尽管部分企业和乡镇为解决外来农民工居住问题筹建了一些农民工公寓和用工宿舍,但从数量看还是“杯水车薪”。目前受户籍限制,外来农民工尚未被本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完全覆盖,但符合条件者亦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来农民工并未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其中,租金偏高(1室户月租金1000~2000元,2室户月租金达2000~3000元)和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