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外来农民工婚育情况

上海市统计局 2013-06-30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末,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为960.24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已达40.3%。本市外来常住人口中,逾7成为农民工(即16周岁及以上具有农业户籍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不仅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的重要力量。本调查数据来源于2012年第4季度外来农民工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1017个农民工。

一、基本情况

1.八成农民工已婚

本市外来农民工中,已婚(指有配偶并领取结婚证)的占80%,平均年龄为38周岁;未婚(指从未结过婚的人)占15.2%,平均年龄23.5周岁;离婚占0.7%,丧偶占0.6%,其他(包括未到法定婚龄或未进行结婚登记即同居等)占3.5%(见表1)。

表1  本市外来农民工分年龄婚姻情况 单位:%

年龄
已婚
未婚
离婚
丧偶
其他
合计
80
15.2
0.7
0.6
3.5
16 ~20岁
0
2.2
0
0
0.6
20 ~24岁
4.8
9.2
0.2
0
1.4
25 ~29岁
11.7
2.4
0.1
0
0.4
30 ~34岁
14
0.6
0
0.2
0.1
35 ~39岁
14.1
0.4
0.1
0
0.1
40 ~44岁
15.6
0.3
0.1
0.1
0.3
45 岁及以上
19.8
0.1
0.2
0.3
0.6

2.男性未婚农民工多于女性

本市外来农民工中,男性占54.1%,女性占45.9%。男性农民工已婚率达80.2%,未婚率15.4%,分别高出女性农民工0.9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女性农民工离婚、丧偶、其他等略高于男性。

3.已婚农民工平均生育1.5个子女

调查显示,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平均生育1.5个子女。从生育情况看,生育1个子女的占47.2%,生育2个子女的占39.3%,生育3个子女的占6.6%,生育4个及以上子女的占1%,尚未生育的占5.9%。

二、已婚外来农民工婚姻状况

1.婚姻满意度总体较高

调查显示,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中,表示与配偶关系比较好的占78.4%,表示关系还可以的占19.6%,表示婚姻关系仅能维持的占0.5%,夫妻经常吵架的占0.1%,其他占1.4%。对自身婚姻表示满意的占62.1%,表示比较满意的占31.9%,表示一般的占5.5%,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0.5%。

2.配偶九成为同省老乡

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中,配偶是老乡的占90.5%。其中,同村老乡占25.1%,同县不同村的占55.1%,同省不同县的占19.8%。调查反映,相近的生活习性、适宜的地域范围和互相交织的人脉关系是多数人择偶的参考因素。

3.逾八成夫妇共同来沪

由于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已婚外来农民工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情感需求,更多选择举家共同来沪工作。调查显示,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中,夫妇共同来沪的占82.2%,在沪共同居住的占76.6%。

三、未婚外来农民工择偶倾向

1.重视人品成为首选

在外貌、人品、家境、工作、感觉、事业心、门当户对和其他8个选项中,本市未婚外来农民工的选择依次是:人品(61.3%)、感觉(15%)、外貌(8.5%)、工作(6.9%)、门当户对(3.4%)、家境(3.1%)、事业心(1.1%)和其他(0.7%)。分性别看,看重外貌的男性农民工比女性高出9.6个百分点,看重家境的女性农民工比男性高出5.4个百分点。

2.异地婚姻广为接纳

本市未婚外来农民工中,希望配偶是同乡人(包括同村、同县和同省)的占30.7%,希望是上海人的占1.9%,希望是外省市的占1.9%,表示只要符合自己的择偶条件或标准,无所谓对方是哪里人的占65.5%。

3.年龄还小成未婚主因

本市未婚外来农民工中,在选择“工作太忙”、“对方要求较高”、“年龄还小”、“不想结婚”等8个未婚原因中,认为自己年龄还小的占40%。其中,20岁以下的占23.9%,20~24岁占74%,25岁及以上占2.1%(见图1)。

图1 本市外来农民工未婚原因构成

4.愿在沪择偶的占一成以上

调查中询问“您会在上海工作期间寻找配偶吗”,本市未婚外来农民工中明确表示“会”的占14.1%,表示“不会”的占25.8%,表示“不好说”、视实际情况而定的占60.1%。

四、外来农民工生育意愿

1.逾七成认为生育2个子女较好

在回答“你认为一对夫妇生育几个孩子比较好”的提问时,认为生育1个孩子较好的占24.7%,认为生育2个孩子较好的占72.9%,认为生育3个孩子较好的占1.9%,认为生育4个孩子较好的占0.1%,其他(含不想生育)占0.4%。

2.对子女的性别偏好并不明显

调查显示,本市外来农民工对生育子女的性别偏好并不明显。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占58.6%,只想生男孩的占21.8%,只想生女孩的占5.8%,男孩女孩都要的占13.6%,男孩女孩都不要的占0.2%,

3.逾六成父母期望子女来沪发展

在已生育子女的本市外来农民工中,期望子女来沪读书、生活、发展事业的占69.2%,希望在老家生活的占19.1%,希望去其他省市发展的占11.7%。其中80后新生代农民工父母期望子女来沪发展的比重(73.8%)高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新老两代外来农民工对子女发展地的期望对比

五、应予关注的两大问题

一是已婚农民工分居问题。调查显示,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中,夫妇没有共同来沪的占17.8%,虽然共同来沪但未共同居住的占5.6%。两者合计,分居的已婚外来农民工占23.4%。由于一部分外来农民工不愿长期生活在孤独中,可能选择其他方式来解决“性饥渴”问题,从而带来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是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显示,本市已婚外来农民工子女留守老家的占53.8%,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67.3%。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上海作为全国省份中最大的农民工输入地,有必要加强此类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作出特大型城市应有的贡献。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