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夏粮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

上海市统计局 2013-07-23

自去年入冬以来,对夏粮生产不利的气候情况时有发生。本市广大农业生产者努力抓好田间管理,强化各阶段苗情监测,落实防虫治病措施,稳定了今年夏粮单产水平。农产量实割实测调查显示,今年本市夏粮单产为262.8公斤/亩,比去年增长0.2%。

一、夏粮种植面积调减幅度较大

今年本市夏粮种植面积为88.5万亩,比去年减少22.07万亩,下降20%。其中,小麦面积为66.56万亩,下降21.7%;大麦面积为19.7万亩,下降13.4%。今年夏粮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崇明按照生态岛建设养田规划,财政加大绿肥种植补贴力度,引导绿肥种植面积大幅提高,从而使该县夏粮作物种植面积大幅调减。崇明今年夏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16.37万亩,对全市夏粮减种影响度达74.2%。二是其它郊区夏粮生产在经历连续几年较快增长后适当轮耕轮作,有利于土地的休养生息。

二、夏粮单产与去年基本持平

今年本市夏粮单产为每亩262.8公斤,比去年略增0.5公斤,增长0.2%。其中,小麦单产为每亩265公斤,下降0.2%;大麦单产为每亩268.1公斤,增长3.5%。今年本市夏粮单产保持稳定主要原因:

1.科技种粮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高产优良品种进一步普及。经过近年来的逐步推广,今年本市麦子统一供种率达到99.8%,基本实现麦子优良品种全覆盖,且品质也有提高。二是气象信息服务提供到位。气象部门利用手机短信平台给种植户和管理人员提供免费气象服务,为做好防灾减灾提供气象保障。三是病虫害有效控制。在加强常规病虫害防治基础上,针对近年来赤霉病发生较重的情况,本市今年出台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补贴政策,平均每亩补贴16元,共补贴资金1050万元。由于防治措施有力,麦子病虫害发生较轻,为稳定夏粮单产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2.市属农场面积比重上升拉高大麦单产

本市小麦单产水平常年高于大麦。但今年大小麦单产排名换位。市属农场占全市面积比重变化是造成大小麦单产换位关键因素。一是市属农场小麦种植面积与区县同步减少,占全市小麦面积比重保持去年10%水平。二是崇明等区县减少大麦种植,而市属农场大麦面积未减少,使市属农场比重提升8个百分点。由于市属农场大麦单产水平历来明显高于区县,致使今年全市大麦单产水平提高。经测算,市属农场面积比重上升因素拉动大麦单产提高3.4个百分点。扣除这个因素,今年本市大麦单产水平实际比去年略增0.1%。

三、夏粮总产为近10年来第四个高产年份

在单产稳定情况下,由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今年本市夏粮总产量为23.26万吨,尽管比去年减少5.74万吨,降幅为19.8%,但仍为近10年来第四个高产年份。其中,小麦总产量为17.64 万吨,下降21.8%;大麦总产量为5.28万吨,下降10.4%(见下表)。

2013年本市夏粮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

指标
种植面积
产量
数量(万亩)
增长(%)
数量(万吨)
增长(%)
 
夏粮
88.50
-20.0
23.26
-19.8
# 小麦
66.56
-21.7
17.64
-21.8
大麦
19.70
-13.4
5.28
-10.4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