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蔡旭初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上海市统计局 2005-01-25


上海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蔡旭初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nbsp上海统计网讯:据《东方网》消息,在1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布会上,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蔡旭初,与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一起,就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1、房地产时报:今年这么多的统计指标中少了房地产均价的指标,2003年是5118元,刚刚发布的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涨幅为15.8%,是否可以理解为在此基础上增长15.8%就可以得到2004年的平均价格?去年12月公布抽样调查三千户人家的数据,说目前上海居民拥有自有住房的比例是60%多,这和以前公布的数字不太一样。

蔡旭初:房地产市场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先说三个问题:第一是对2004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判断;第二是现在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房价为何与老百姓感受的不一致;第三是2005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基本判断。

第一个问题,根据统计部门掌握的情况,通过一些统计数据的反映,我们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判断是:上海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2004年上海房地产业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房地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提高了。去年经济增长13.6个百分点中,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居住水平和质量,2004年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14.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到92.5%。

但是,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局部性的情况和问题。大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供求关系趋向平衡,但求仍略大于供。2004年,住宅商品房竣工面积3076.19万平方米,增长43.7%;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包括现房和期房)3233.74万平方米,增长38.5%。住宅商品房空置面积明显下降,2004年末空置面积126.4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1%。其中,空置一年以上的仅为75.84万平方米,也比上年减少了21.9%。另外,从市房地局的统计数据来看,2004年住宅商品房的供需比例为1:1.07,需求量略大于供应量。

二是供应结构趋向合理,但普通商品住房供应量还是不足。2004年,每平方米6000元以下的商品住房占预售登记总面积的55.6%,每平方米6000-9000元的商品房占28.7%,9000元以上的占15.7%。

三是房价涨幅逐步趋缓,但是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2004年,全市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5.8%。但中心城区房价涨幅明显高于外环线以外地区,内环线以内地区平均价格上涨27.5%,而外环线以外地区上涨10.7%。

第二个问题,我们公布的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是按照住宅商品房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得到的平均售价,它是一种混合平均价格,是反映实际已经交易的商品住宅的价格变动情况。根据今年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到2004年平均销售价格为6385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上涨14.6%。我们刚才发布的15.8%这个数据,是一个指数的概念,它是通过对全市近300个楼盘进行抽样调查,经过加权汇总得到的,是一个反映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的相对数。14.6%和15.8%这两个涨幅的来源和计算方法不同,但反映的住宅商品房价格变动的趋势是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14.6%的涨幅是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得到的。2003年以前的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仅指竣工后交付使用的现房,而不包括当期预售的期房。由于近年来期房预售比重不断提高,为准确反映当期房屋销售的实际价格水平,从2004年开始,将现房和期房同时纳入统计范畴,这样就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期销售价格水平。

但为什么政府发布的数据与老百姓的感受会产生不一致,觉得有明显差异呢?因为,这是一个平均售价的概念,由于其结构的变化,而造成了平均数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重大项目配套商品房的比例大幅度增多,使全市住宅商品房平均售价得到平抑。去年,全市重大项目配套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比重已经达到19.7%,占全市销售面积的五分之一,而这部分商品房全部面向动迁居民,用来解决动拆迁居民的购房问题,不公开对外销售,因此,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无法直接感受到。

二是公开出售的商品房区域分布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外环线涨幅相对较小而比重却在上升,使平均销售价格降低。而老百姓大多居住在内环线以内,以及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往往是局部区域的高位售价。

三是目前网上公布的房地产交易价格含有事后的撤销合同的价格在内,造成了网上公开交易价格的虚高现象。据了解,有些销售商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签售了假的预售合同,然后再撤销合同。而且,被撤销合同的平均价格大部分高于实际成交合同的平均价格。因此,这些所谓已签合同,并在网上公布过价格,但实际又撤销的合同,在一定程度上抬高市场价格,也造成了价格的虚高现象。

这几个因素是导致老百姓对房价的感受和我们公布不一样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总体而言,我们觉得整个房地产在2005年还会有比较好的发展。房地产价格涨幅会进一步回落。政府对房地产有一定的调控目标,已经公布了。房地产在调控措施下会有很好的发展。

2、凤凰卫视:请问蔡旭初先生,你在报告中提到土地资源供应相对紧张,这是什么意思?上海要解决这种紧张的状况,应从什么地方要地,南海的围海造地是不是解决的举动?第二个问题问焦扬女士,有媒体报道,美国的迪斯尼准备在上海兴建主题公园,是不是属实,如果属实,准备在哪里建造?印度洋海啸灾区进入重建阶段,上海是否准备参加印度洋海啸灾区重建?

蔡旭初:第一个问题,近年来上海土地供应趋紧。执行“看好土地,管好信贷”的政策,是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体现。从上海来说,我们的土地本身资源紧张,采取调控措施以后,房产商要土地建房,但中心城区的土地比较紧张,目前很有可能把土地资源的利用向郊区扩展,但上海必须保持有一定的耕地量,这就要有限制,会造成土地供应紧张。说到南汇区的围海造地,我不太了解这一情况,无法回答。

焦扬:根据规定,所有的大型主题公园项目都要经国务院审批,目前我们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

自去年年底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以来,上海市党政军群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本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及工作要求,广泛开展民间捐赠活动,为受灾国家和人民提供帮助。上海还根据要求派出了中国第一支卫生救援队并且圆满完成阶段性任务。同时其他医院也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国家有关部门的指令。现在整个海啸地区已进入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国政府有明确和积极的态度,上海也将积极关注受灾地区的重建进展,并且随时准备根据受灾地区需要和上海的能力,在国家统一的安排下,贡献上海人民的所能和爱心。

3、新闻晨报:今天有媒体报道说非动迁户有望购买配套商品房,这个消息是否属实?若属实有没有具体的时间和细则?今后在地方政府统计公报里是否不再提GDP这个词了?绿色GDP的提法很热,上海会否作为试点?

焦扬:最近韩正市长在市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上海房地产市场调控要坚持“三个为主”,即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今年,在优先保证重大工程动迁房源需求的前提下,将稳步扩大配套商品房销售对象,适度向住房困难的群体开放,使本市符合一定条件的中低收入家庭也能购买。上海已经实行了购房贴息的政策,但是以往限制比较严格,能享受的家庭不多。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完善购房贴息政策,对有购房愿望,但购买能力不强的一般中低收入家庭,考虑适当放宽购房贴息政策享受条件,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惠政策,特别是让没有享受到住房保障政策的部分比较困难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购房贴息政策。

蔡旭初:第二个问题,这是国家在去年下半年出台的新规定,对地区GDP的称法有了改动,规定各地区都改成“地区生产总值”,上海就叫“上海市生产总值”,简称的话还是叫GDP。绿色GDP的问题国内越来越关注了。这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国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正式核算绿色GDP的数据,一些国家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包括我们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目前只能对核算框架做一个研究。本市近年来对绿色GDP核算也作了研究和探索。上海绿色GDP研究与全国研究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核算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治理成本及土地资源的消耗成本等内容。是否作为一个试点,我没得到这个消息。

4、日本朝日新闻:第一个问题是就一条信息进行确认,据一家权威报纸在网上的电子版所称,沪杭磁悬浮2005年要动工建造,2009年建成投入运营,请发言人确认。 第二个问题是上海2004年人均GDP是多少,相对2003年的人均GDP的增长率是多少?

焦扬:第一个问题我没得到这样的消息。第二个问题请蔡旭初先生回答。

蔡旭初:关于人均GDP的数据,我们现在还没公布,因为国家统计局作了改革,以往按户籍人口计算,从去年开始,要求我们以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所以2004年的数据受常住人口数据的影响,我们还没计算出来,等计算出来以后,会向记者公布。

5、第一财经日报:报告中提到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9%,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算不算在这里面?

蔡旭初:关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问题,这个计算是按照上海户籍人口计算的,进入上海市教育体系的学生计算在内,没纳入就不一定。

6、每日经济新闻:上海能源供求关系相对紧张,上海今年有一个新的指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今年上海万元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的目标是多少?

蔡旭初: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指标。据统计,2003年每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1.07吨标准煤,2004年初步统计为1.02吨标准煤左右,2005年要控制在1.02吨标准煤以下的水平。

   &nbsp2005-01-26  上海统计网


Copyright 2004 上海市统计局,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
最佳分辨率800*600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