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区批发和零售市场增速一缓一增。一方面,受大宗商品交易下滑影响,属地销售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继续催发新动能,电子商务零售回稳向好、跨境平台增速迅猛、商业综合体加速发展,零售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一、商业主要指标情况
(一)商品销售总额
上半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036.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属地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536.0亿元,同比增长5.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330.3亿元,同比增长7.0%,占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86.6%。
从增幅看,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受大宗商品销售下滑影响增速放缓,上半年累计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5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各月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及累计增幅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7.3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459.9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9.7%。
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54.2亿元,同比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3.3%。从增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网络零售带动下增速回暖,上半年累计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3.5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累计增幅
(三)全市各区社零额比较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7.3亿元,同比增长16.0%,占全市比重9.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在全市16个区中,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排名全市第二,仅落后于浦东新区;增速列各区首位(见表1)。
表1 2018年上半年全市各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较
地区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
占全市比重 (%) |
同比增速 (%) |
全市 |
6143.3 |
- |
7.7 |
浦东新区 |
1103.1 |
18.0 |
5.2 |
嘉定区 |
577.3 |
9.4 |
16.0 |
闵行区 |
503.5 |
8.2 |
8.2 |
黄浦区 |
412.4 |
6.7 |
2.8 |
徐汇区 |
349.7 |
5.7 |
9.9 |
静安区 |
336.9 |
5.5 |
-8.1 |
宝山区 |
331.4 |
5.4 |
3.0 |
松江区 |
304.1 |
5.0 |
8.2 |
普陀区 |
303.8 |
4.9 |
0.5 |
奉贤区 |
288.0 |
4.7 |
8.8 |
青浦区 |
282.6 |
4.6 |
3.4 |
杨浦区 |
255.4 |
4.2 |
8.0 |
金山区 |
248.4 |
4.0 |
9.6 |
长宁区 |
166.7 |
2.7 |
8.8 |
虹口区 |
158.5 |
2.6 |
6.2 |
崇明区 |
63.1 |
1.0 |
7.1 |
(四)街镇商业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44.0%和51.2%,其中商品销售总额未达目标进度,低于预期6.0个百分点。从各街镇销售额完成进度看,工业区、外冈镇和南翔镇商品销售总额指标完成进度较低,分别低于预期8.3、6.6和5.4个百分点。从各街镇社零额完成进度看,真新街道、嘉定镇街道、南翔镇和安亭镇未达到目标进度,分别低于预期2.2、1.3、1.1和0.3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2018年上半年各街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街镇 |
销售额 |
增速 (%) |
完成进度 (%) |
社零额 (亿元) |
增速 (%) |
完成进度 (%) |
全区 |
1536.0 |
5.9 |
44.0 |
577.3 |
16.0 |
51.2 |
新成路街道 |
13.1 |
2.7 |
49.5 |
12.0 |
82.2 |
85.6 |
真新街道 |
59.1 |
11.9 |
51.4 |
14.3 |
-1.2 |
47.8 |
菊园新区 |
19.0 |
16.3 |
51.4 |
14.6 |
26.1 |
56.3 |
嘉定镇街道 |
35.8 |
5.6 |
51.1 |
20.0 |
0.6 |
48.7 |
南翔镇 |
50.3 |
12.2 |
44.6 |
16.9 |
14.7 |
48.9 |
安亭镇 |
225.9 |
10.0 |
47.1 |
56.2 |
14.4 |
49.7 |
嘉定新城 |
93.1 |
6.4 |
49.3 |
32.6 |
10.5 |
51.8 |
徐行镇 |
10.8 |
14.4 |
51.4 |
4.0 |
11.6 |
53.1 |
华亭镇 |
2.4 |
-3.4 |
46.0 |
1.4 |
19.1 |
61.6 |
外冈镇 |
13.0 |
-11.2 |
43.4 |
4.3 |
3.2 |
54.3 |
江桥镇 |
66.2 |
6.2 |
51.3 |
30.2 |
11.1 |
52.1 |
工业区 |
947.1 |
4.4 |
41.7 |
370.8 |
17.5 |
51.9 |
二、商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一)重点企业带动增长
从重点销售企业看,全区212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销售企业共40家,占限额以上企业数量的18.9%。上半年,重点销售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724.4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89.7%,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拉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1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2018年上半年重点销售企业情况表
指标 |
企业数 (个) |
销售总额 (亿元) |
增长 (%) |
销售总额 占全区比重(%) |
||
合计: |
40 |
2724.4 |
6.9 |
89.7 |
||
销售总额 |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
15 |
51.8 |
26.8 |
1.7 |
|
10-50亿元 (不包含50亿) |
12 |
100.6 |
-4.0 |
3.3 |
||
50亿元及以上 |
13 |
2572.0 |
7.1 |
84.7 |
从属地销售额规模排名来看,上半年销售额规模前五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877.8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属地商品销售额总量的57.1%,拉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6.1个百分点。
从重点零售企业看,全区年零售额1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零售企业共44家,占限额以上零售企业数量的48.9%。上半年,重点零售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2.4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6.6%,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9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2018年上半年重点零售企业情况表
指标 |
企业数 (个) |
社零额 (亿元) |
增长 (%) |
社零额 占全区比重 (%) |
|
合计: |
44 |
442.4 |
20.2 |
76.6 |
|
社零额 |
1-5亿元 (不包含5亿) |
28 |
28.2 |
-8.3 |
4.9 |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
11 |
37.3 |
31.4 |
6.4 |
|
10亿元及以上 |
5 |
376.9 |
22.0 |
65.3 |
从全区零售额规模排名来看,上半年零售额规模前五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6.9亿元,同比增长22.0%,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的65.3%,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6个百分点。
(二)汽车产业销售稳步发展
汽车销售对我区商贸流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以来,汽车产业销售持续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汽车产业销售额1952.6亿元,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批发、汽车零售、汽车零部件销售分别实现销售额1724.8、47.1和18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2.3%和10.0%。
从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看,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扶持下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区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362.4%,累计售出新能源汽车1425辆,较去年同期增加1144辆(见表5)。
表5 2018年上半年汽车产业销售情况
项目 |
2018年上半年 (亿元) |
2017年上半年 (亿元) |
同比增长 (%) |
汽车产业销售 |
1952.6 |
1748.0 |
11.7 |
汽车批发 |
1724.8 |
1541.8 |
11.9 |
汽车零售 |
47.1 |
42.0 |
12.3 |
#新能源汽车 |
2.5 |
0.5 |
362.4 |
汽车零部件销售 |
180.7 |
164.2 |
10.0 |
(三)商业综合体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区商业综合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在促进消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促进商贸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我区已开业经营并纳入统计的13个商业综合体和1条新型商业街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25.7%,若剔除当年新增的3个商业综合体,同比增长22.3%。
从业态结构看,我区商业综合体中零售业(包括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专卖店等)营业额占全部营业额的65.9%,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个百分点;餐饮业和服务业(包括电影院、游乐游艺、教育培训等)营业额比重分别为27.1%和7.0%,比重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9和1.1个百分点,餐饮和服务凭借体验式消费的优势,愈来愈成为综合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有增高趋势。
从经营效率来看,上半年全区商业综合体坪效水平注为31.3元/平方米•天,较去年全年提高了2.2元/平方米•天,同比增长7.6%。
(四)跨境平台增速迅猛
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嘉境通”作为全区重点关注的平台企业,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发展迅猛,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上交易商户已达3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3家。上半年累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7.0亿元,同比增长3.8倍,其中进口3.3亿元,出口3.7亿元;交易商品1944.8万件,同比增长3.9倍,其中进口1004.8万件,出口940.0万件。
(五)住宿和餐饮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餐饮行业不断调整运行模式,在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7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客房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0.2%;餐费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5.7%。随着网络消费模式的普及,餐饮外卖外送迎来井喷式增长,带动网络端实现的收入显著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通过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419万元,同比增长110.0%(见表6)。
表6 2018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指标 |
2018年上半年 |
2017年上半年 (万元) |
同比增速 (%) |
营业额 |
96849 |
91885 |
5.4 |
客房收入 |
13504 |
13472 |
0.2 |
其中:通过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 |
681 |
683 |
-0.2 |
餐费收入 |
81064 |
76668 |
5.7 |
其中:通过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 |
419 |
199 |
111.0 |
商品销售额 |
135 |
33 |
312.8 |
其他收入 |
2146 |
1712 |
25.4 |
三、商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电商指标此消彼长
近两年来,我区电子商务在龙头企业波动影响下走势跌宕起伏,两大指标此消彼长。从电子商务销售额看,上半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销售额626.8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5个百分点。从电子商务零售额看,上半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零售额355.3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9.8个百分点,占全市网上商店零售额的50.6%,增速高于全市7.0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电子商务销售、零售额增长情况
(二)金属材料类交易下滑
今年以来,我区金属材料类销售在年初价格回落、需求释放不足、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销售大幅下跌。上半年,全区累计实现限额以上金属材料类销售269.2亿元,同比下降48.6%。从限上企业看,我区限额以上金属材料批发企业共计21家,其中66.7%的企业累计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38.1%的企业降幅达50%以上。
(三)重点平台增速回落
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纳入限上商业统计的平台企业共5家,其中2家为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数量占全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的40%。上半年,重点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平台交易额386.4亿元,同比下降7.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4.4个百分点,其中通过移动端实现的交易额64.4亿元,同比下降0.7%。从经营主体看,自营销售交易额47.5亿元,同比增长0.4%;非自营销售交易额338.9亿元,同比下降8.6%。从交易内容看,商品交易373.9亿元,同比下降7.9%;服务交易12.5亿元,同比增长3.3%(见表7)。
表7 2018年上半年重点网上交易平台交易情况
指标 |
上半年 |
同比增速 |
平台交易额 |
386.4 |
-7.6 |
其中:通过移动端实现的交易额 |
64.4 |
-0.7 |
(一)按经营主体分: |
- |
- |
1.自营销售交易额 |
47.5 |
0.4 |
2.非自营销售交易额 |
338.9 |
-8.6 |
(二)按交易内容分: |
- |
- |
1.商品交易额 |
373.9 |
-7.9 |
2.服务交易额 |
12.5 |
3.3 |
(四)新增企业拉动乏力
从新增企业情况来看,截至6月底,全区新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上半年新增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3.6亿元,仅占全区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1.5%,拉动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6个百分点,成效并不明显。新增企业总量规模小,对全区销售额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全区应充分发挥区位及成本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吸引集聚型总部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与辐射力,对促进全区商贸及相关行业发展都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见表8)。
表8 2018年上半年新增及存量企业拉动情况
项目 |
上半年 (亿元) |
比重 (%) |
拉动百分点 (个) |
属地商品销售总额 |
1536.0 |
100.0 |
- |
新增企业 |
23.6 |
1.5 |
1.6 |
存量企业 |
1512.4 |
98.5 |
4.3 |
(五)传统零售亟待转型
在网上商店、商业综合体、跨境电商等新型零售模式兴起及实体店铺租金、人力成本上涨等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冲击下,传统零售实体企业陷入困局,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零售业绩下滑渐成常态。上半年,我区传统百货、超市卖场、电器专卖等主要传统零售业态分别实现零售额2.6、13.0和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4%、-0.2%和-2.4%。今后一段时期,实体零售应立足消费需求,加快转型创新,把握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积极打造“新零售”(见表9)。
表9 2018年上半年零售业态经营情况
业态 |
6月 (亿元) |
上半年 (亿元) |
同比增速 (%) |
传统百货 |
0.3 |
2.6 |
2.4 |
超市卖场 |
2.0 |
13.0 |
-0.2 |
电器专卖 |
0.8 |
3.5 |
-2.4 |
(六)专业市场喜忧参半
上半年,全区纳入统计的13家专业市场共计销售额141.6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食用农产品类市场、汽车及零配件市场实现了较快增长,分别完成市场销售额42.4和6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6%和22.5%。另一方面,五金机电类市场、装饰类市场受经营成本上涨、行业不景气、新型业态冲击等因素影响,发展形势持续低迷,分别实现市场销售12.8和2.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5%和3.5%。传统市场运作模式的制约和弊端越来越凸显,专业市场亟需通过门店布局、经营方式调整等,集中资源加快推进战略转型。
四、走势展望
展望全年,全区商业经济仍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与不确定因素的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大宗商品交易难见起色,传统商贸企业的困局依旧存在。预计全年商品销售总额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平稳增长。
注1坪效水平:指每平方米营业面积上产出的营业额,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商户的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