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上海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生产增势状况保持良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有:
一、工业生产基本面稳定向好
上半年,尽管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等影响,上海工业生产销售稳定,延续上年增长态势,完成工业总产值16989.20亿元,增长5.2%。实现销售产值16954.41亿元,增长6.2%。
35个行业中超过半数的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态势,增长面为51.4%。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两位数增长面比上年全年提高一倍。
二、新经济持续发力
上半年,新经济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两位数增长,高端装备、新能源增速比上年全年明显加快(见表)。
表2018年1-6月本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情况表(单位:亿元)
行业 |
1-6月 |
同比增长(%)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 |
5063.12 |
8.1 |
#新能源 |
171.19 |
6.2 |
高端装备 |
1077.88 |
5.0 |
生物 |
566.52 |
15.0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1640.46 |
14.2 |
新材料 |
1285.61 |
0.2 |
新能源汽车 |
106.72 |
29.6 |
节能环保 |
318.34 |
6.5 |
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子产业之间存在重复,计算总数时剔除重复,与各子产业相加不等。
三、新动能作用不断体现
上半年,工业转型和产品结构升级进一步推进。在工业重点监测的95种主要产品中有50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2.6%,比上年全年提高5.7个百分点。其中,28种产品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比上年全年增加8个。代表新动能的新兴产品普遍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3D打印设备、多功能乘用车、太阳能电池等在上年全年高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