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本市消费品市场旺销
 新年伊始,上海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了去年底以来旺销的运行态势。1月份适逢元旦佳节,上海商业积极营造节日气氛,组织丰富商品,提供优良服务开展营销活动,实现了商业销售元旦“开门红”。全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42亿元。比上年含春节的1月份增长0.8%。
1月份消费品市场销售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主副食品、礼品销售占主导地位。春节前夕,各大商厦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商场布局,加快商品更新和营造节日气氛,投放市场的主副食品货源充足,各种礼品、补品、休闲食品等销售活跃。全月食品类零售额70.9亿元。其中:食用植物油、牛肉和鲜蛋分别销售2.9、0.4和1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3.6 %、9%和8.8%;净菜和酒分别销售0.2和3.5万吨,分别增长14.7%和4.4%。第一食品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全月卷烟、酒类、补品和各类知名品牌巧克力销售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一至四成。
二、以唐装为主的中装成为销售热点。1月份,衣着类市场商品品种丰富,各大百货商场各种服饰、鞋帽、女装、童装销售畅旺。全市全月衣着类零售额21.18亿元,高于上年同月衣着类零售额。其中:绸缎、羊毛衫分别销售81.3万米和143.5万件,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2.4%和9.3%。居民个性化消费特征明显,休闲、时尚化服饰在服装消费中比重增加。尤其以唐装为主的各式中装热销,成为春节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真丝商厦全月织锦缎销售量占全部商品销量的40%,加工、制作各类唐装、中装2000余件。
三、家用电器销售显风采。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民对彩电、冰箱等大件家电商品的需求由单一的功能性需求,开始向功能性与装饰性、与房间其他物件的协调性并重需求转化。春节将至,结婚、搬迁家庭的日渐增多进一步带动了耐用家电的销售。全市全月用品类零售额70.16亿元,比上年春节前同月增加2.12亿元。其中:上海商务中心、永乐家电、华联家电和国美家电四大家电零售巨头1月份共实现销售额5.8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 22.5%。全市空调器、全自动洗衣机和热水淋浴器分别销售2.3、2.7和1.9万台,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22.4%、35.3%和32.2%;脱排油烟机和饮水机分别销售1.5和1.3万台,分别增长11.5%和17.5%。
四、预定年夜饭成为餐饮业销售重心。因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本市居民举家在外吃年夜饭已成为时尚,节前全市大部分饭店、餐馆的年夜饭预订全都爆满。仅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前就订出年夜饭1000余套,销售各类成品、半成品年夜饭套餐10000余套。全市全月餐饮业营业额13.3亿元,均高于去年5月和10月份餐饮业营业额。此外,随着春节临近,外地来沪观光游客增多,带动了餐饮、宾馆营业收入上升,呈现出名牌老店食客盈门、快餐小吃消费集中的热闹景象。
撰稿:李 霓 核稿:顾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