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上海市统计局 2006-02-23

2005年是本市“十五”建设的最后一年。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投资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一、城市基础设施、工业、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一快两慢”,支撑全社会投资平稳增长 

     image

    1、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增长,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16.9个百分点

    2005年,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在一批电力基础设施、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用事业等项目拉动下,投资885.7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强;增幅达31.7%,高出全社会投资16.9个百分点。从行业分布看,市政工程建设、电力工程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分别投资276.28亿元、124.22亿元和124.5亿元,增长49.5%、38.8%和45.2%,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项目建设进度看,投资逾10亿的项目15个,其中洋山深水港一期、轨道交通4号线、上海铁路南站及配套、浦东铁路南段、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跑道、A6新卫高速公路、A7亭枫高速公路、A30郊环、翔殷路越江工程等项目均于年内建成,有力地推动了本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较快增长。

    2、工业投资增长7.3%,增幅比上年回落17.8个百分点

    2005年,随着化工、钢铁等部分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本市工业投资缺乏大项目的支撑,投资增幅呈现较为明显的回落态势。全年投资1074.7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0.3%,比重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其中占主导的六大重点发展工业行业投资628.32亿元,仅增长1.4%,是导致工业投资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曾是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分别投资142.4亿元和111.39亿元,比上年下降31.8%和41.9%;成套设备制造和汽车制造业则呈现较快增长,分别投资142.48亿元和79.98亿元,增长2.1倍%和22.6%。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稳步回落,低于全社会投资8.7个百分点

    2005年,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逐季回落,一季度增幅保持在25%左右,上半年跌至15%左右,前三季度降至10.8%,全年投资1246.86亿元,增长6.1%,增幅低于全社会投资8.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自一季度后增势大幅度趋缓,全年投资920.84亿元,增长2.2%;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分别投资102.18亿元和102.61亿元,增长22.7%和30%;其他用房121.23亿元,增长7.6%。

    二、投资增长主要特点

    1、投资增长点出现转移

    2005年,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点出现两方面的转移。一是从整体看,投资增长的主动力从工业投资转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年初以来,本市工业投资增幅逐月走低,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却始终保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全年工业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幅落差近25个百分点。从本市重大项目投资进展看,全年56个重大项目共投资607.1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中,有联合异氰酸酯(34.2亿元)、赛科90万吨乙烯(23.32亿元)、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南部建设(17.02亿元)等12个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而一系列涉及交通运输、市政道路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情况较好,仅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就投资67.08亿元,中环线(浦西段)工程投资40.3亿元,轨道交通4、6、8、9号线及浦东铁路南段工程、A5嘉金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投资均逾10亿元。二是从工业投资内部构成看,总量支撑从依靠四大产业基地的大规模项目转向依靠各中小规模项目投资的全面增长上来。投资超过10亿元的大规模项目共22个,投资总量326亿元,比上年下降16.6%;投资在1-10亿元间的中等规模项目共132个,投资总量338.58亿元,增长16.1%。

    2、建设项目资金结构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自筹资金出现快速增长,增幅从一季度的同比下降3.7%至全年的增长33.2%,增幅跃升近37个百分点,占到位资金比重也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成为建设资金来源的主要保障;国内贷款增幅从一季度的增长40%左右跌至全年的5.3%,增幅回落近35个百分点,占到位资金比重也下滑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与国内贷款的比例从上年的1.6:1变为2.1:1,资金构成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具体来源渠道看,2005年,本市共到位资金5108.34亿元,其中本年到位42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出实际投资2.8个百分点。其中,自筹资金1976.72亿元,增长33.2%;国内贷款955.29亿元,增长5.3%(见下表)。从项目看,自筹资金比重较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运用市、区政府自筹资金的世博动迁、轨道交通、地方大型输变电等一系列政府投资项目及依靠企业自有资金的浦东国际机场扩建、中海船舶购建、广电第五代液晶显示器、宝钢扩建汽车板及硅钢生产线等一批实力相对雄厚的集团公司投资的项目中。

    2005年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本年到位资金来源情况    

指标 资金合计(亿元) 比上年增长(%) 比重(%)
本年到位资金 4247.6 17.6 100
#自筹资金 1976.72 33.2 46.5
国内贷款 955.29 5.3 22.5
利用外资 235.61 0.7 5.5
其他资金 1031.55 8.9 24.3


    三、本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国主要省市比较

    200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下同)7509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从全国及东部地区投资规模看,山东投资7274.83亿元,投资规模居全国及东部地区首位;江苏、广东分别投资6211.87亿元、5760.73亿元,居全国及东部地区第二、三位;上海投资3198.57亿元,在东部地区11个省市中位列第七,与上年相比下滑2位。从东部地区投资增幅看,辽宁投资增幅达42.2%,位居第一;上海投资增幅为11.7%,低于东部地区平均增幅(24%)12.3个百分点,居倒数第二位,仅高出居末位的北京0.5个百分点。因此,从全国主要省市范围看,本市投资呈现总量扩张慢于其他省市、增幅持续稳步走低的特点。

本区域包含关怀版按钮、无障碍按钮、智能问答按钮、微信公众号按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